放大圖片
趙一存
半月前,「山東濰坊無良企業將污水排入千米地下致地下水污染」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譴責聲不絕於耳。誰知餘音未落,山東聊城茌平縣又被踢爆無良民企違規排污導致地下水污染,許多農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事實上,類似的污染事件早已司空見慣,猖獗的地方保護主義便是罪魁禍首。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人口佔有量的三分之一,地下水對於保障飲水安全舉足輕重。地下水供應了北方地區65%以上的生活用水,全國600餘個城市中有400餘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一些城市甚至以地下水為唯一水源。然而,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狀況卻在不斷加劇。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處長吳愛民就沉痛指出,遏制地下水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一直以來,中央政府三令五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綜合治理企業違規排污問題。然而重壓之下,違規排污仍難遏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GDP崇拜嚴重,地方保護主義猖獗,導致某些地方的環保監管機構形同虛設,甚至成為無良企業的幫兇,而付出的代價則是無數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據了解,山東茌平的這家民企就是當地的財稅大戶,一直「低調」做事,從不在媒體上宣傳自己,還享受著地方政府的各種政策扶持。與此同時,那些受污染毒害的廣大農民既沒有知情權,更沒有話語權和監督權。
遏制無良企業違規排污,除明令禁止之外,還需一場國家層面的「嚴打風暴」,徹查事件中涉嫌瀆職的公職人員,重罰違法排污企業,頒布更為嚴厲的地下水保護措施和法律。同時,確保民眾維護利益表達訴求的管道,發揮媒體的批評監督作用,將無良企業置於法律的公開拷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