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建國百周年要實現民主法治昌明。圖為河南信陽選舉副鎮長。資料圖片
海巖
作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執政方略的核心,中國夢勾畫出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相輔相成的藍圖,是中國執政者首次將個人價值與國家利益並列置於同等重要地位,還鮮明的把「平等公平正義」的普世價值與情懷作為中國夢追求的目標,這體現了新時代下中國新領導人創新的執政理念與國家發展路徑。
西媒:最強民族動員令
西方輿論普遍認為,與激勵了無數美國人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美國夢相比,中國夢更具東方集體主義色彩,是對中國13億多民眾的承諾和「最強有力的民族動員令」。中國人素來懷有「家國天下」的情懷,近幾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夢實際等同於強國富民夢。而習近平在闡述中國夢時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意味著,新時代的中國夢主要是個人的夢。習近平還說,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實際是國家對個人追求夢想和個人價值實現的回歸和莊嚴承諾。
專家:理論傳承有創新
近幾十年,中共每一屆領導人在任期內都提出新的執政思想。黨史研究專家認為,縱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是基礎性部分,江澤民時代提出的「三個代表」思想是開創性部分,胡錦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則進一步深化了理論體系。而中共新一屆領導人習近平所提出的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的中國夢,不僅與「三個代表」思想、「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在理論上亦有所創新。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鄧小平理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為中共執政的核心指導思想。到世紀交替的2000年前後,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共黨內存在思想僵化、信念動搖、組織渙散、腐敗等問題,亟待統一黨內思想,形成共識。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於2000年2月廣東考察期間首次提及「三個代表」,而後在2001年7月1日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進行了全面闡述。
「三個代表」思想是指中共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共黨建思想的開創性發展。
「科學發展觀」則是2003年7月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首次闡述,當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科學發展觀」實際是為中國指明了發展的道路,後來被概括為「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全面發展觀」、「協調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其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分別在十六大和十七大時寫入黨章,成為中共重要的指導思想。
中國夢成執政核心理念
分析認為,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顯然將成為其執政期間的關鍵詞及核心理念,與此前發展理念相比,中國夢第一次強調了公民個人的發展和價值實現,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的拓展和創新。當前中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關口,經濟和社會轉型時不我待,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跨越,民眾對公平正義民主的訴求尤為強烈,執政者中國夢的理念亦回應了民眾的企盼和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