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每口飯菜,都是拚命搶出來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災民方心蓉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菜式包括豌豆炒肥肉、從家裡刨出的臘肉,以及炒土豆絲。記者唐治 攝

——本報記者現場直擊蘆山龍門鄉安置點

 昨天下午4時,本報記者抵達震中蘆山龍門鄉,這裡是災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從21日中午起,救援官兵開始在龍門鄉中心校操場上,用帳篷為災民搭建臨時安置點。21日晚飯前,龍門鄉的災民們開始住進了臨時的「新家」,終於吃上了一頓稍像樣一點的飯菜。他們說,每一口飯菜,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從危房中「搶」出來的。 ■本報前方報道組:黃冬、

王建平、唐治、李兵 、唐鎏宇

 在記者向災區挺進的一路上,仍然時有餘震,塌坊碎石的威脅伴隨左右,且陰雲密佈。然而當記者抵達龍門鄉時,一縷陽光穿透厚厚的烏雲直射下來,漸漸的,雲消雨散,大家都長舒了口氣:看起來災區今天不會下雨了。

一個帳篷擠了三四家人

 地震中,龍門鄉房屋幾乎百分之百受損,記者在現場看到,到處都是印有「救災專用」字樣的帳篷,每頂可容納12人。由於很多家庭人數不足12人,一個帳篷裡往往住了兩個甚至三個家庭。

 記者來到安置點時,恰逢飯點,災民方心蓉一家十口人正圍坐在一起吃著晚飯。他們這頓飯有三個菜:豌豆炒肥肉、從家裡刨出的臘肉,以及炒土豆絲。方心蓉的兒媳告訴記者,他們吃的飯菜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從危房中搶出來的,「每頓都吃方便麵實在不習慣,還是想吃點米飯」。

 據了解,從昨日起,當地政府每日為安置點的每頂帳篷提供一箱飲用水、兩箱方便麵。然而對當地災民而言,他們顯然更希望能吃到米飯。

 帳篷裡,方心蓉和家人用塑料布墊底,再鋪上一層棉絮,做成了一個通鋪。方心蓉說,白天帳篷在陽光直射下稍顯悶熱;晚上睡覺時蓋上棉被,冷熱剛好,「只是十個人睡在一塊兒,有點擠」。

汶川醫療隊 救治逾300傷員

 在龍門鄉中心校對面,是龍門鄉衛生院。昨日下午,記者在這裡見到了一支來自「5.12」地震震中汶川縣的醫療隊。他們開來的移動醫療車,為當地受傷災民提供了極大方便。

 「雅安同胞受災,我們感同身受,接受到消息後,我們立即來到了重災區。」汶川縣人民醫院移動醫療車負責人曹剛說,清明節後,他們深入汶川縣臥龍鎮等地進行例行體檢。蘆山地震發生後,他們直接從臥龍鎮趕往蘆山縣城,並於21日晚8時許趕到了震中龍門鄉。經過通宵達旦的準備,22日上午便開始收治傷員,當天上午便救治了300餘名。

 據了解,汶川醫療隊開來的這輛移動醫療車,是汶川地震後國家配備、全國縣級醫院唯獨一輛。移動醫療車上配備有B超、血糖儀、心電圖等高端設備,像一座移動式的小醫院。蘆山縣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說,汶川縣醫療隊的到來,彌補了當地醫療設備不足的問題。

震後首次看電視 了解救災情況

 夕陽西下,我們行將離開龍門鄉中心校災民安置點。此時此刻,災民們正圍聚在安置點中央的一塊便攜式太陽能衛星電視前,收看抗震救災的相關節目。一名災民告訴記者,電視是下午剛剛安裝好的,這也是地震後他們首次看到電視節目。「有了電視,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抗震救災的最新情況,這讓我們十分高興。」

 餘暉中,我們繼續前往下一站,祝福這裡的災民們──一切都會漸漸好起來的。

相關新聞
萬名官兵 拉網搜救 (圖)
萬名官兵 拉網搜救 (圖)
災情數據(截至22日18時)
現場直擊:蜀道之難目擊記 (圖)
太平「孤鎮」 1.3萬人缺糧水 (圖)
「每口飯菜,都是拚命搶出來的」 (圖)
「看著盒飯 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四川港府援建中學周三復課 (圖)
新郎回部隊待命 新娘完成一個人婚禮 (圖)
特寫:百歲「空巢老人」 地震扒磚自救
留守女孩:地震那刻,好想媽媽 (圖)
習近平普京通話:中國能戰勝災難 (圖)
文匯觀察:舉國體制不等於人海戰術 (圖)
民政部門:路堵阻救援 倡捐款為主
微縮版醫院運災區 通上水電即可用 (圖)
台紅會澄清:「500萬買路」報道失實
純真笑容樂對無情天災 (圖)
日3閣僚拜鬼 中國嚴正交涉 (圖)
安倍拒原封不動繼承村山談話
中美換屆後 兩軍高層首接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