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孩子長到三歲半 三年未見爹媽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歲半的小俊西還不太會說話,奶奶每天都會不停地教他發「媽」這個發音。 葉臻瑜 攝

——榕城「洋留守」兒童逾萬 洋貨滿屋獨缺母愛

 福建閩江口活躍著一群黃皮膚黑眼睛的外籍孩子:外國出生,中國寄養,到了一定年齡再度返回國外,如候鳥一般,被稱為「洋留守」。據福州市政協一份材料披露,福州現有「洋留守」孩童逾萬人,其中長樂市約有5,000名,馬尾區亭江鎮約2,000名,連江縣琯頭鎮亦有約2,200名,而這僅僅是相對保守的統計數據。這些逾萬人的中國裔、美國籍的「洋留守」現象甚至受到哈佛大學學者的極大關注,認為「再過三四十年,也許這些孩子會出現美國總統,因為奧巴馬總統的經歷就是這樣。」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年僅3歲半的李增文已經3年沒有見到父母了。「手機是爸爸送的、衣服也是爸爸買的」,但面對記者問起喜歡爸爸嗎?他卻笑著跑開了。3個月前,爸爸知道增文迷上手機賽車遊戲,特意從美國給孩子寄回了一輛藍色遙控車。「可我想要大紅的。」小增文嘟囔道。

「辛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

 剛學會走路的俊西就幸運得多,媽媽剛剛利用休假從美國回來看她,俊西的姐姐則已經在美國就讀小學。院子裡擺著一排外國品牌的奶粉罐,箱子則塞滿了寄來的玩具。「光一個嬰兒車就得600多美金啊,她媽媽沒事總往我們卡裡匯錢,說用不完就收著。」雖然這些東西在一輩子節儉的俊西奶奶眼裡,貴得令人咋舌,但聊天時老人還是掩飾不住自豪。

 增文的爸爸和俊西的媽媽,是為數眾多在美國「打洋工」的福建人中的一員。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福州連江、馬尾、長樂、福清等地的青壯年懷揣「辛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的信條,透過當地「蛇頭」介紹,赴美國、英國等地謀生。「當時到美國的行情價是一個人3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大約是25萬。」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先遣部隊」在美國落腳,1989年至1992年間福建人赴美數量屢創新高,其中不乏迄今還未能取得合法居留身份者,他們中多數文化水平不高,多以打零工、開餐館或者經商為生。

700居民小村 銀行爭設點

 連江縣琯頭鎮,全鎮居民5.6萬人,海外僑胞竟佔了5萬餘人,其中僑居美國就有4萬多。而與琯頭隔江相望的長樂市猴嶼村,全村只居住著700多人,在外僑胞則逾1.36萬人。

 下午時分走在猴嶼悄然無聲的村道上,兩側「小洋房」鱗次櫛比。經過接力移民,這裡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心村」。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閩都小村莊,竟引來各大銀行在此設點,並開通了西聯匯款等國際匯款業務。據猴嶼村村支書鄭心航稱,村裡每年的外匯量逾3,000萬美元,是遠近聞名的外匯「大戶」。

 在大洋彼岸,每到周日、周一,紐約華埠多家華資銀行的營業大廳會出現排長隊等候匯款的福建移民,春節前更是如此。「看一眼這家的房子,就知道有沒有親人在國外。」福州市馬尾區僑聯副主席鄭仁慧告訴記者,每年匯回兩三千美元的家庭,在馬尾下轄的亭江鎮非常普遍。

在美打黑工 育兒困難多

 福清人魏明早先在紐約一家中餐館「打黑工」,靠著10年來每月2,000美元的端盤子錢,咬著牙在上城區地鐵口開起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外賣店。2012年,準備施展拳腳的魏明意外懷上了孩子,「盼望著哪天政府送身份了,就算是人生幸福的開始」,她說。即便是獲得了合法居留身份,教養孩子對於日均工作十餘小時的父母而言,也是勉力難為的事情。

 「國外對幼兒管理的規定很嚴格,一旦父母未盡到監護人的職責就很容易被舉報,還可能被判刑。」即便孩子還未出生,魏明也很清楚地知道,屆時唯有將孩子送回福清老家寄養才能暫時解決撫養和打工兩方面的問題。

春節清明節 辦手續高潮

 連江縣琯頭鎮僑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和清明節是「洋留守」回鄉高潮,前往辦理寄養手續的村民能塞滿一個辦公室。通常,寄養手續需要提供孩子在國外醫院的出生紙,監護人委託公證書,以及孩子的護照。沒有父母陪同回國的孩子,還需要國外出具一份當地政府的公函,證明將孩子送回中國的委託人確是美國公民。這一紙寄養委託公證書,不僅是「洋留守」們在中國期間的身份證明,也是返美時的必需文件。

相關新聞
萬名官兵 拉網搜救 (圖)
萬名官兵 拉網搜救 (圖)
災情數據(截至22日18時)
現場直擊:蜀道之難目擊記 (圖)
太平「孤鎮」 1.3萬人缺糧水 (圖)
「每口飯菜,都是拚命搶出來的」 (圖)
「看著盒飯 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四川港府援建中學周三復課 (圖)
新郎回部隊待命 新娘完成一個人婚禮 (圖)
特寫:百歲「空巢老人」 地震扒磚自救
留守女孩:地震那刻,好想媽媽 (圖)
習近平普京通話:中國能戰勝災難 (圖)
文匯觀察:舉國體制不等於人海戰術 (圖)
民政部門:路堵阻救援 倡捐款為主
微縮版醫院運災區 通上水電即可用 (圖)
台紅會澄清:「500萬買路」報道失實
純真笑容樂對無情天災 (圖)
日3閣僚拜鬼 中國嚴正交涉 (圖)
安倍拒原封不動繼承村山談話
中美換屆後 兩軍高層首接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