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早前發布了《亞洲競爭力2013年度報告》,指去年新加坡、台灣及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分佔前3名,而韓國則排第4位。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由之前的「一哥」地位,一下子被新加坡超越,而韓國亦因憑著電子工業發達而緊跟在後,未來有很大潛力將香港擠出三甲。雪上加霜的是,本港一直引以為傲的碼頭業務,在周邊環境影響下,今年的貨櫃吞吐量勢必跌出全球三甲。
生產總值被新加坡超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於去年5月公布的最新兩岸四地294個城市的競爭力排行,香港雖然蟬聯榜首,不過報告書指香港與內地城市的差距正逐步縮小。比較而言,內地城市及新加坡和韓國等地,因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提升了競爭力。以香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新加坡而言,過去20年間,新加坡生產總值年均實質增長6.6%,高於香港的3.95%,香港的整體生產總值已經在2010年被新加坡超過。
與此同時,香港已在2009年失去作為中國生產總值最大城市的地位,有專家更預期說,按照現時的發展勢頭,到2015年,香港的經濟規模會降至全國第七位,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和天津之後;香港人均生產總值也將在10年至15年內被這些城市超越。
貨櫃吞吐量勢跌出三甲
另一邊廂,昔日與香港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今天已蛻變成世界經濟龍頭之一,正當香港計劃推動創意產業之際,韓國已挾著出產智能手機的優勢在全世界掀起韓流,當地文化產業的國內產值高達900億港元,音樂出口產值更在4年間升近10倍。
更加暗淡的是,據港口發展局公布,去年本港的貨櫃碼頭吞吐量為2,311.7萬標準箱,較2011年倒退5.2%,雖然仍佔據全球季軍地位,但卻是排名前五中唯一錄得倒退者。相比之下,2012年排名第四的深圳吞吐量為2,294.1萬標準箱,與本港的差距進一步收窄至17.6萬標準箱,今年首兩個月,深圳更超越香港,進佔三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