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壞車令行程耽誤1小時,4名內地旅客每人索償3,000元另加額外留港3日的免費食宿。香港業界指有人利用傳媒,疑「屈錢」之餘更抹黑業界。旅遊業議會表示,昨日已收到多名旅遊業者來電,要求徹查事件,還業界一個公道。議會主席胡兆英指在清楚了解事件後,最快於下周一發出新聞稿釐清事情。有業內人士透露,的確有旅行社在違規後為逃避議會調查,以金錢賠償作為「掩口費」,希望旅客不作投訴,當中以曾被議會記分的旅行社尤甚。
下周一公布調查 不判事非
2011年的大年初二,一名內地旅客來港時與導遊發生爭執,聲稱被打傷,有指其後獲旅行社賠償12萬元,並引發一輪「旅霸」爭論,昨日的投訴個案,再令業界議論紛紛。胡兆英表示,昨日下午,他已接獲多名業內人士的電話,要求旅遊業議會調查事件,還業界一個公道,「根據旅行社提供的資料,壞車是意外,旅行社已盡量安排,可以做的都已經做了,並非存心招待不周,業界擔心的是有人利用傳媒壓力達到索償目的,更甚的是影響業界形象」。他表示,議會在盡快向旅行社了解事件經過後,並會在周一公布結果,他強調只是希望公眾了解事件經過,並非要判斷孰是孰非。
不排除旅社理虧 付錢掩口
不過,亦有旅遊業界指,行內的確有個別旅行社會在違規後用金錢作為「掩口費」,希望旅客取消投訴。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旅遊業者解釋,一經向議會投訴立案,旅行社就要寫報告解釋事件,又要提交證據,又要向議會委員會解釋,前後起碼花個半月才算完成調查,「與其花時間、花人力物力,不如花錢解決」。
另一個可能性是,涉事的旅行社本身已有「案底」,「個別曾被投訴,又已被議會記分的旅行社,不想再被投訴,寧願用錢息事寧人」。該旅遊業者舉例一間早前被停牌的旅行社,因為安排住宿不當,向旅客退回旅費之餘,再每人賠償3,000元,無奈最終仍難逃「釘牌」命運。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姚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