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首重發展經濟 須向泛政治化說「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志紅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從一系列泛政治化風波的幕後主腦「土地正義聯盟」,到「佔領中環」的炒作,從立法會四丑預算案拉布、到李卓人策動的碼頭工潮,再到少數反對派政客以內地善款缺乏監督為由發起所謂「抗捐運動」,可以發現反對派不僅將大事小事都泛政治化,而且他們搞泛政治化具有所謂「槓桿效應」,往往由少數人出來搞事,就能夠把許多有利社會長遠發展的經濟民生問題、以及許多事關兩地合作的問題搞得一塌糊塗。因此,香港社會泛政治化,並非整個社會都廣泛地政治化了,而是少數反對派政客在搞泛政治化。香港首重發展經濟,香港社會各界必須增強團結,激濁揚清,弘揚正氣,堅定不移對少數反對派政客說「不」,對泛政治化說「不」。

泛政治化已成為經濟民生瓶頸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不久前在北京會見到訪的經民聯代表團,張德江指出香港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香港各界要有高度警覺、認真思考,又強調香港當前首重發展經濟,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有經民聯代表團成員會後透露,張德江說香港是一個小型的經濟體,在國際環境急劇變化的大環境挑戰下,期望香港能發揮好自身的經濟優勢,集中精力搞好經濟,不應將大事小事都泛政治化,又指若香港不集中搞好經濟,就會吃大虧。

 香港首重發展經濟,就必須向泛政治化說不。近幾年來,泛政治化已成為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嚴重瓶頸,許多利港利民的經濟民生措施,如港珠澳大橋、新界東北發展規劃、高鐵香港段、西九龍文化中心等項目,都因反對派用泛政治化的方式和態度處理而一再延誤。這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解決香港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都會形成嚴重的束縛和阻遏。

少數政客泛政治化的「槓桿效應」

 值得警惕的是,反對派不僅將大事小事都泛政治化,而且他們泛政治化的槓桿效應很大,往往由少數人出來搞事,就能夠把許多有利社會長遠發展的經濟、民生問題搞得一塌糊塗。當然,這少數人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聯繫。例如反對派少數人士發起的土地正義聯盟、人民規劃行動、關注樓宇強制拍賣大聯盟、中西區關注組、新界西北研究組、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菜園村生態社區營造工作室、香港本地農業發展關注組、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等,其實都是同一批人,他們人數只有二、三十人,但卻以不同名義粉墨登場,有組織地分頭行動,挑起事端。他們不斷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移步換形,四處煽風點火,是反皇后碼頭拆遷、反高鐵、反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反國教、反赤化、反自由行的黑手。

 其中,「土地正義聯盟」是一系列泛政治化風波的幕後主腦。若將反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反國教、反赤化、反自由行等事件作進一步的分析,可發現這批人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聯繫,既可追溯到打著專業旗號、大行民主霸權的公共專業聯盟身上,也處處可見公民黨、民主黨、人民力量、社民連等反對派政黨的影子,再進一層,還有教協、直屬天主教香港教區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民陣等團體的呼應和催谷,配合黎智英壹傳媒集團反對派喉舌無所不用其極的大篇幅輿論轟炸、抹黑及鼓吹,便可順勢捉出更幕後的「核心黑手」,便是反對派「四人幫」以及幕後的外國勢力。

激進勢力成為反對派主流

 近期「佔領中環」的炒作、預算案拉布、碼頭工潮及四川地震賑災,其槓桿效應和泛政治化的色彩更加濃厚。例如,「佔領中環」開始由一個所謂「學者」提出,當時連反對派陣營也並非完全認同。但是,當反對派陣營自以為靠激進對抗可以逼迫中央從底線(對抗中央不能當特首)讓步,便競相鬥激,由一個所謂「學者」發展到激進勢力成為反對派主流,甚至連李柱銘這樣的反對派重量級人物,都要因為提出了一個可以討論的方案而須公開認錯道歉。反對派現時的整體取態就是:愈激進愈正確,理性難有立錐之地。反對派策劃的「佔領中環」更揚言要癱瘓中環、癱瘓香港,這將直接損害香港的經濟命脈。

 社民連梁國雄及「人民力量」議員的財政預算案拉布戰,罪魁禍首就是區區激進反對派四個人,但該四丑發言東拉西扯,左插右拼,卻能阻礙議會運作,阻礙政府及社會福利開支。

 李卓人和黎智英聯手策動碼頭工潮,從佔領碼頭發展到包圍中環長江中心,以及在長和系旗下的店舖呼籲市民罷買長和系產品,甚至到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私人住宅外示威。如果任由工潮延續到「佔領中環」,令香港騷亂四起,各行各業風聲鶴唳,社會難以管治,禍港惡果會殃及每一位市民。

 少數反對派議員將賑災撥款綁架上對抗戰車,揚言「一個仙都唔俾」,充分暴露他們借地震災難挑動兩地對立,不惜利用一切機會和方式對抗中央、對抗內地,企圖破壞兩地同胞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關係。

建制派應有力反制泛政治化

 香港首重發展經濟,就必須向泛政治化說不。泛政治化只是少數反對派政客掀起的逆流,經不起香港社會求穩定、謀發展、促和諧的主流共識的反擊。向泛政治化說不,也考驗愛國愛港陣營的力量,尤其是建制派議員和愛國愛港社團,是否能煥發新生,激濁揚清,弘揚正氣?當少數反對派政客將大事小事都泛政治化時,我們要問,是否建制派也有強大的力量予以反制?歷盡政客的操弄,香港社會一定要向泛政治化說「不」,也一定對政治劫持文化的怪現象說不。

相關新聞
首重發展經濟 須向泛政治化說「不」 (2013-05-07) (圖)
張志剛:兩前提不可妥協 普選商量空間大 (2013-05-07)
財爺擬見四丑勸停拉布 (2013-05-07)
廿四味:暴力衝擊特首 「學聯」墮落不堪 (2013-05-07)
反對派出怪招「呈請書」查湯 (2013-05-07)
吳靄儀認曾支持建軍用碼頭 (2013-05-07)
張德江會見經民聯反映中央對工商界政黨的重視和期待 (2013-05-06) (圖)
軍用碼頭非「佔領」 陳茂波駁「加料」報道 (2013-05-06) (圖)
「玩礡v阻議員 湯家驊稱已犯法 (2013-05-06)
4丑要見財爺 阿曾樂見其成 (2013-05-06)
財爺Like禮品展 讚業界創意增值 (2013-05-06)
廿四味:外國工會何以高調介入碼頭工潮在港發難? (2013-05-06)
近六成港人認同 加強與內地融合 (2013-05-03)
謝偉俊批「佔中」擴大社會仇恨 (2013-05-03) (圖)
黎棟國:和平遊行 都會元素 (2013-05-03) (圖)
排除政治障礙 推動經濟民生 (2013-05-03)
廿四味:《蘋果日報》把政治化責任推諉工商界混淆視聽 (2013-05-03)
正視軟硬實力弱化 擺脫政爭謀發展 (2013-05-02) (圖)
專訪:陳俊傑:民生無小事 為民換水喉 (2013-05-02) (圖)
從政受「包公」身教太座監察 (2013-05-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