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剛落幕,執政黨勝出,投資界認為有利於金融及經濟穩定,市場以資金投了信心一票,翌日馬來西亞股市收市上升3%以上。
東南亞第三大經濟體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國內生產總值從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長6.5%。2007年,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三大經濟體,並且依據購買力平價是全球第29位的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淨額在2008年是2,220億美元。2007年之後,維持5%至7%的成長率。2009的國民平均所得是美金14,900元。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836億美元,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是8,100美元。
在1970年代,先前以礦產與農業為基礎的馬來西亞經濟,開始轉型朝向多領域的經濟。從1980年代,工業領域已主導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高水平的投資扮演重要的角色。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比起鄰近國家更快速,而且已恢復到危機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00美元。經濟不平等存在於不同的族群之間,華人佔有馬來西亞70%的市場資本,即使他們的人口只佔不到全國三分之一。
經濟轉型遠離製造業
油棕種植業使得馬來西亞名列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之一,緊鄰馬六甲海峽航線所產生的國際貿易以及製造業是這個國家經濟的關鍵領域。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曾經一段時間,它是世界上的錫、橡膠和棕櫚油的最大生產國。製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
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美聯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總監 梁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