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明星效應 滬女爭驗乳癌基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荷里活女星安祖蓮娜祖莉切除乳腺預防遺傳性乳癌,在內地引發明星衝擊波。上海一名乳腺科醫生透露,短短幾日內向他諮詢如何接受相關測試和手術的病人與朋友激增,當中有些不但未有親屬患癌紀錄,甚至有些因「怕被朋友傳染」而萌生切乳念頭,令人啼笑皆非。不少民營醫療機構打出「篩查乳腺基因」招牌,報價低至1,000元人民幣。醫生警告,亞洲尚未有BRCA1和BRCA2兩個乳癌關鍵基因的大規模調查數據,安祖蓮娜的風險評估未必適合黃種人,而國家衛計委更未就此類檢測開展過資質批准,內地女性對切乳更須三思而後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章蘿蘭 上海報道

安祖蓮娜切除乳腺的驚人之舉,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乳腺科主任宋暉醫生向本報記者透露,近日向他諮詢相關事宜人數激增:「有女性問我,家裡有親戚得了乳癌,她是否也要仿效那位女明星(安祖蓮娜),預防性切除乳腺?但其實那位親戚只是她的嫂子。」宋暉說,還有女性稱公司體檢有幾位同事被查出乳腺腫瘤,因怕被「傳染」,所以要切除自己的乳腺,「這類問題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乳腺癌不會被傳染,從遺傳基因上來說,非血緣親屬也不存在遺傳關係。」

高危族心動 丈夫不贊成

 婦女是否需進行乳癌基因測試?健康人群切乳腺防癌值得嗎?在看到安祖蓮娜的報道後,32歲的李女士正在糾結,是否需要作出同樣的選擇。她告訴記者,她的母親和姨母都是乳腺癌患者,兩人都不幸英年早逝。她從20歲開始就活在乳癌的陰影中,20至25歲時每年都做兩次乳房檢查,25歲以後增加到每年四次,去年開始幾乎每兩個月就跑一次醫院。

 李女士說,在安祖蓮娜切除乳腺之前,她還沒聽說過有「預防性切除」這回事,過去十年間也沒有醫生作出相關建議,「我在想,與其日日膽戰心驚,倒不如乾脆切掉一了百了。」被問及是否徵求過丈夫的意見?李女士的眼中閃過一絲憂鬱,「他不太贊成,說我是杞人憂天,我周圍沒有人同意我的決定,連醫生都覺得沒必要,讓我考慮清楚。」

醫企招客 保送美國檢查

 眼見市場如此廣闊,有商業嗅覺的公司,即刻作出快速反應。記者發現,短短幾日內,已有不少民營醫療機構打出「篩查乳腺基因」的招牌,報價從1,000至5,000元人民幣不等。有醫療機構表示,若不相信國內的檢查技術,還可以安排客人至美國醫院接受基因篩查。但據了解,安祖蓮娜所接受的乳癌基因測試,由一家美國公司擁有獨家專利,檢驗費用盛惠兩萬港元。

 有民營醫療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安祖蓮娜效應」令諮詢者翻了好幾倍,粗略估計至少接到了20通以上的諮詢電話,要安排去美國體檢。但上述負責人同時透露,即便是客人到了美國,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做成檢查,去年其公司一名女客戶就被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所拒絕,因她沒有任何家族成員患癌紀錄。

 浙江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楊紅健介紹,對BRCA1和BRCA2基因,美國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常規檢測,但在內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尚未就此類檢測開展過資質批准。

相關新聞
李克強訪印 或簽邊境聯合聲明 (圖)
印媒:龍象攜手 「絕佳機會」 (圖)
專家解讀:中印接近塑國際政經新秩序
世銀:中印將成世界最大投資者
歐盟智庫學者:歐可助華實現「中國夢」
外交視角:新興國家須合力建構集體優勢
明星效應 滬女爭驗乳癌基因 (圖)
預防性切乳內地有先例
醫生:基因數據少 黃種人切乳須三思
專家:開閘基因檢測資質審批
患者年輕化發病激增 (圖)
小知識:什麼是BRCA基因突變?
國產「血泵」有望臨床應用 (圖)
駐芬大使:華致力北極和平開發
科普展品奪目 (圖)
駐法大使孔泉獲頒勳章 (圖)
華亞丁灣編隊護中外商船
華漁船被朝扣押索60萬
安倍周五訪緬圖對華建「包圍圈」
莞「鎘米粉」銷穗 土地治污刻不容緩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