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醫生:基因數據少 黃種人切乳須三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0]     我要評論

 安祖蓮娜的「明星效應」並未得到內地醫生的認同。大多數醫生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中國女性預防性切除雙側乳腺,必須三思而後行,因為在亞洲尚未有BRCA1和BRCA2兩個關鍵性的易感基因的大規模人群流行性調查數據。

 在黃浦區中心醫院乳腺疾病研究室副主任、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汪成看來,目前已經發現具有明確致病原因的遺傳性乳腺癌僅有約5%,只佔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的很小一部分。「其實乳腺癌和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都是由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發生的,」汪成說,「在乳腺癌的發生機制中,遺傳因素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臨床上大多數乳腺癌屬於後天獲得性發病,沒有明確的遺傳性。」

西方風險評估不適用

 他同時表示,儘管大部分的遺傳性乳腺癌與乳腺癌易感基因有關,現在已知的除BRCA1和BRCA2外,還有p53、PTEN等,與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的乳腺癌都被歸為遺傳性乳腺癌,但是,目前在亞洲人群中,尚缺乏有關BRCA1和BRCA2這兩個易感基因陽性的大規模調查數據。亦有其他專家表示,安祖蓮娜對自己患病風險的評估是通過西方的風險模型推算,但這種模型並不一定適合黃種人。

相關新聞
李克強訪印 或簽邊境聯合聲明 (圖)
印媒:龍象攜手 「絕佳機會」 (圖)
專家解讀:中印接近塑國際政經新秩序
世銀:中印將成世界最大投資者
歐盟智庫學者:歐可助華實現「中國夢」
外交視角:新興國家須合力建構集體優勢
明星效應 滬女爭驗乳癌基因 (圖)
預防性切乳內地有先例
醫生:基因數據少 黃種人切乳須三思
專家:開閘基因檢測資質審批
患者年輕化發病激增 (圖)
小知識:什麼是BRCA基因突變?
國產「血泵」有望臨床應用 (圖)
駐芬大使:華致力北極和平開發
科普展品奪目 (圖)
駐法大使孔泉獲頒勳章 (圖)
華亞丁灣編隊護中外商船
華漁船被朝扣押索60萬
安倍周五訪緬圖對華建「包圍圈」
莞「鎘米粉」銷穗 土地治污刻不容緩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