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產業藍皮書》預測,中國國際市場競爭力穩中有升。圖為上海洋山港口。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中國社科院20日在北京發佈的2013年《產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12年9月,中國出口佔全球總出口的比重超過11%,超過美國、德國和日本,中國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從2008年經過三年下降後,到2012年略有回升。藍皮書亦分析指,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但部分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下降。
藍皮書認為,中國國內雖然面臨成本進一步上漲,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但中國勞動力規模仍然龐大,依靠大規模勞動力支撐起來的產業,其比較優勢雖然會出現下降,但絕對競爭優勢仍然明顯;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建立起產業間相互支撐的體系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力成本上雖然很有競爭力,但由產業體系支撐的綜合競爭優勢和中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藍皮書預測,2013年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雖然仍將處於弱勢,但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較小;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雖然會受到發達國家弱勢增長形勢的影響,但其穩定增長的勢頭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東南亞、非洲等地區仍可能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這對中國穩定出口增長有利。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則提醒,發達國家產業逆向升級、人民幣升值、貿易條件惡化的風險或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面臨的主要風險。
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增
此外,藍皮書亦指出,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世界排名已經從2005年之前處於40名外躋身至世界前40名,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仍處於30名之外。而部分傳統的優勢行業競爭優勢下降,開始從傳統的優勢行業轉為劣勢行業。
藍皮書分析稱,近年來,中國變為弱勢的傳統優勢行業有18類,這些產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曾大於1,但近5年,其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已少於1。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正在成為消失的競爭優勢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