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聯物業董事楊永健(右3)、營業董事馮劍釗(右2)、吳家棟(右4)及劉文華(右1)。
——加辣招滿三個月 內地客佔比急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政府於2月22日再出「加辣招」以來3個月,以內地客及公司客入市為主的港島區豪宅交投量大挫3.7%至12.6%,港島區整體樓價亦回落4%至8%。美聯物業董事楊永健表示,內地客因重稅卻步,今年第一季佔港島區二手住宅註冊宗數比率跌至約4.3%,其中豪宅買賣比率更下降10.1個百分點至9.3%。他更預期,港島區樓價仍會下跌約5%。
由於地產交投量大減正影響相關行業,如律師、裝修等,楊永健因此建議,當局應趁「加辣招」實施已一季,檢討及研究優化措施,如延長換樓人士豁免繳付雙倍印花稅的時間,由6個月延長至1年或以上,增加二手市場流通量,令市場健康發展。
楊永健指出,由於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施後,港島區無一手盤供應,購買力流入二手樓,5月以來港島區5個大型屋苑成交量已較3月低位22宗有約55%的升幅,令二手交投量喘定,展望第三季交投量有望回升5%,但難以重返正常水平,樓價仍會下跌約5%。
內地買家佔比跌至4.3%
楊永健指出,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是否內地買家計算,在已知個人買家姓名的個案中,今年第一季內地買家佔港島區整體二手住宅註冊宗數比率約4.3%,相比上一季的8%,下跌約3.7個百分點。不過,內地客鍾情的豪宅市場所受影響最為明顯,資料顯示,逾二千萬元的港島區二手住宅的內地買家比率由去年第四季的19.4%,下降至今年首季的9.3%,比率下降達10.1個百分點,反映額外印花稅(BSD)推出時已打擊內地買家在港入市意欲,而今年推出的「加辣招」更令內地客更為卻步。
而同受DSD影響的公司客入市同樣受挫,按已知買家姓名/公司名稱個案計算比率,今年第一季公司買家佔港島區整體二手住宅註冊量約2.5%,相比上一季的15.1%,大跌約12.6個百分點。而公司客佔逾二千萬港島區二手住宅註冊比率下跌幅度更見明顯,由上一季的48.1%,急跌至今年第一季的5.5%,下跌約達42.6個百分點。雖然近期有以轉售公司形式買賣,可令稅款減少,但由於買賣公司存在一定風險,如未必可以做按揭等,因此暫未成風。
豪宅公司客比例大挫
根據美聯港島區「樓價走勢圖」,並以實用面積呎價計算,港島區3月的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約為14,070元,為歷史新高,而4月的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約為13,176元,按月下跌約6.4%,顯示加辣招措施令二手交投急挫的同時,買家入市態度審慎,成交以筍盤為主,拖低二手樓價,不過,4月港島區樓價縱使回落,但仍較去年底約12,562元高出近5%。
至於港島區租務方面,他指出,「加辣招」出台後,不少準買家由買轉租,亦由於DSD令換樓成本增加,令業主放售意慾下降,故租賃成交量於3月即時上升至約共161宗,按月上升約62.6%。4月及5月(截至5月20日)的租賃成交量則逐步回落,分別錄得約127宗及65宗,與出辣招前的租賃成交量相若。基於放盤多,租金回軟,由於企業減少租金津貼,月租逾10萬元的租務成交急跌,月租4萬元至7萬元的租金具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