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華白海豚
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白海豚對海洋水質環境十分敏感,被環保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2005年8月,在廣西石化項目立項之初,吳恩來曾陪女兒來到三娘灣看白海豚。小姑娘問爸爸:「煉廠投產後是不是就看不到白海豚了?」當時,吳恩來給了女兒一個承諾:「不會的!」八年後的今天來看,吳恩來帶領的團隊兌現了最初的承諾。
四色白海豚 棲息三娘灣
2013年5月11日,本報記者從廣西石化廠區驅車半小時來到了三娘灣,在乘坐了10分鐘快艇後終於一睹了中華白海豚的真容。中華白海豚雖然名為白海豚,但實際上有四個顏色,分別是黑色、灰色、白色和粉色,幼年白海豚是黑色,到了成年階段白海豚則變為粉色。記者當天有幸看到了灰色、白色和粉色的中華白海豚,它們在快艇旁成群跳躍,猶如海上的精靈。
別看中華白海豚習性活潑,其實它們種群的生存很不容易。據肖鶯子介紹說,中華白海豚每三年才會胎生一隻小海豚,並且新生小海豚需要被母海豚頂出海面三次學會呼吸才能存活,因此中華白海豚存活率很低,只有20%,正因為此,中華白海豚也顯得格外珍貴。
大工業與白海豚共存
2009年,研究大熊貓族群的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來到了欽州,開始了對「海上大熊貓」族群的研究工作。剛到欽州,潘文石擔心中華白海豚族群會因為廣西石化等大工業項目而減少甚至消失。在欽州跟蹤中華白海豚種群四年後,潘教授的擔心變為信心,因為他發現白海豚的數量不僅沒有因為石化項目落戶而減少,反而有所增加。
北京大學欽州灣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廣西欽州三娘灣附近海域是中華白海豚最理想的自然庇護所,區域內中華白海豚種群個體數量年增長率為4.24%至4.51%,中華白海豚總數已從2004年8月的98只增至如今的113至175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