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鍾洲
人有夢想,國家如是。日本曾在世界經濟舞台呼風喚雨,電子產品和娛樂文化橫掃全球,好不威風。若說沉迷量化寬鬆(QE)如染毒癮,那麼兩者不同的是,日本並非通過「毒品」來逃避現實,而是要追回迷失了的二十載。不過,一個暮氣沉沉的國度要重拾舊夢,即使有心,是否還有力?
國家民族怎樣走向衰亡?縱觀歷史,盡是戰爭、饑荒、瘟疫……還有人口萎縮。日本很有危機感,但在人口危機上總是束手無策。出生率低迷、長者人數創新高,安倍經濟學的「三頭馬車」──QE、政府財政和結構改革,都阻不了人口倒退,而要拉動這養老開支愈益沉重的馬車,只會愈走愈慢,後勁不繼。
新加坡同樣人口老化,前資政李光耀兩個月前說︰「……我因此看到一個國家在20年裡縮小一半,若它繼續同樣的政策,可能再縮一半,最後完了。」他這番話不是針對星洲,而是日本!「如果像日本人般拒絕引進移民,國家就會滅亡。」
人口危機是發達國通病,肯接納移民就可緩解,而這正是安倍經濟學的盲點。QE可讓社會滿足於廉價資金帶來欲仙欲死的快感,而忽略長遠創新和改革;可短時間內刺激股市和消費,而未必刺激得了出生率;可開創大量商機,而打不開封閉的排外文化;可吸引遊客,而無法使外人融入。
日本既挑起領土爭端,又要依靠鄰國的貿易和資金,這樣「人格分裂」,只會阻礙日人反省歷史罪行,無法與鄰國和解,更加故步自封。缺乏年輕人的衝勁、移民帶來的新思維,企業、社會就淪為一潭死水。
安倍大可繼續我行我素、張揚跋扈,駕著三頭馬車馳騁,只是馬車上的日本垂垂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