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師一附中邁向高考考場的學子,高考的意義並不是決定未來穿草鞋還是皮鞋的命運一跳。大學是一定能上的,如何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才是他們對高考的期望。
華師一附中校辦主任宋濤向記者介紹,學校設有人文實驗班、科技實驗班、奧賽班、出國班等類型班,就是希望給學生的未來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而將職業規劃啟蒙逐漸從大學下移是個趨勢,學校會適當鼓勵學生提前對自己有長遠規劃的意識。現在的學生也很清晰的知道,大學和成功有密切的關係,但沒有必然的關係,個人命運跟今後的專業選擇及個人奮鬥程度等眾多因素相關。
外來生壓力大 家長更脆弱
在華師一附中高三的學生中,有八九百人是武漢人,五百人來自湖北省內其他地區,不到兩百人來自省外。宋濤稱,面對高考,許多直縣生的考學壓力的確是高於武漢當地學生,他們的很多同學都留在縣城,自己獨自來到湖北最好的學校讀書難免心理負擔更重,名校的光環其實也是壓力。
宋濤說,自信就是最好的減壓方式。但學生們高考的壓力主要是來自家庭和社會。作為老師,常常感覺到家長比學生更脆弱,就好像參加高考的是家長。既在緊張的狀態中,又不被緊張脅迫,是學校努力為學生們營造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