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振龍(左)和倩敏(右)希望校方的環保制度可更人性化。 歐陽文倩 攝
——不忍埋葬堆填區 洗樓搜新淨品派街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每年5月底都是大學宿生「退宿」的高峰期,宿舍後樓梯及回收箱塞滿各類生活用品︰衣服鞋襪、VSOP(高級白蘭地)、疑似名牌手袋……因此造成大量物資浪費,令人惋惜。有10多位大學生不忍資源被運去堆填區「埋葬」,實行自發舉辦回收活動,最後救回了一座「大山」的物資,包括逾300件枕頭被鋪,以及裝滿10多個巨型紅白藍膠袋的各種用品,並轉運到深水埗等地,讓有需要人士免費各取所需,也讓這些八九成新淨的物品「重生」。
城市大學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二年級學生謝倩敏是上述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其實每次退宿期都會看到很多人棄置東西,很多都是很新淨的,也有很多很實用的,例如衣架等。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舉行了『禮物墟』,讓退宿的同學可以放下自己不要的東西,讓喜歡的人拿走。後來我們想,怎樣才可讓這些東西去到更有需要的人手上?結果我們就去『洗樓』,收集被棄置的物資,再運去深水埗及油麻地食物銀行」。
倩敏平時生活十分忙碌,但為拯救將被棄置的物資,在忙完兼職後,三更半夜去宿舍的後樓梯拾東西,「有時去到樓梯發現空空如也,就會知道自己已遲了一步」。有關物件已被人處理掉。
逾300枕頭被鋪 裝滿10紅白藍袋
雖然如此,在她與友人不倦的努力下,最終亦收集到一座「大山」回來,當中包括逾300件枕頭被鋪,還有衣服、鞋、玩偶、衣架、食物共10多個大大的紅白藍膠袋。「我們其實只收集了十分一的棄置物品。」倩敏表示,自己還拾到4個電視遊戲機的手掣、Ralph Lauren及Chanel名牌手袋和錢包,「不過還見到張『超A貨』卡片,不知道是真是假呢!但無論如何這都是Luxuries(奢侈品)」。
中文大學宿生的浪費情況也「不相伯仲」,該校就讀環境科學三年級的招振龍,也是上述環保行動的義工,雖然是自己一個人去「洗樓」,但收穫也是琳瑯滿目,「我就拾到個單輪的花式單車、棒球棍、多台打印機、地蓆、睡袋、酒等等」。不過,由於「勢孤力弱」,他最終只是集中將廚具、字典等一大袋物品運到深水埗。倩敏則因為物資眾多,所以也請求了環保組織「自然脈絡」去幫忙運送及提供空間去暫時寄存。
送暖深水埗 互助顯人情
這些東西運到社區後,都很受居民的歡迎,有人取去了玩偶,作為子女的禮物;也有居民感受到這種互相分享的人情味,就開始和振龍「話當年」,有些人更買了水給他解暑以示支持,「就像以前的社區,大家守望相助,很多東西都可以互相分享。我覺得這也是推動環保的最好模式,因為所有東西都可以在區內先自行循環,而且這些東西還可以幫助低收入或無收入人士,改善他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