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聶曉輝) 香港失業率維持3.5%低位,但勞動市場仍有大量職位空缺提供。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持續教育部昨在西九龍中心舉辦招聘會,提供逾3,000個職位空缺,月薪介乎7,000元至20,000元,主要來自零售、酒店、餐飲、美容及保安等行業,吸引約600人次到場。有大專生覷準保安員高薪,更已考取保安員證書,期望在暑期當保安員賺取「外快」。亦有來港3年的婦人期望報讀再培訓課程,重返職場幫補家計。
西九招聘會空缺3,000個
昨日的招聘會共提供逾3,000個職位空缺,單是牛奶公司便提供旗下萬寧、7-11便利店等零售店舖合共近2,000個銷售、收銀及倉務等職位空缺。女青年會持續教育部高級主任劉楚薇指出,是次招聘會的對象並不局限青少年,現場亦設有6個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專題講座及示範,供失業或欲轉職的中年人士報讀。不過,現場所見,場面甚為冷清,全日約600人次到場,合共僅收到約160份職位申請表。
看上保安高薪 已考證書
現正修讀食物環境管理副學士的劉先生希望趁暑假找一份工作賺取「外快」。他表示,市面上對食物檢測的人力需求大,應不難找到一份時薪約30元的兼職,但卻寧願當更高薪的保安員一職,並已考取保安員證書。
他說:「保安員每天工作9至12小時,薪金約400元,較食物檢測為高。」但他表明,由於保安員工時長,故畢業後無意以此為終身職業。
大學生「通街都係」 經驗最重要
應屆銀行及金融系大學畢業生余先生表示,自覺銀行及金融並非他的興趣,故希望在一個大集團找到一個店舖經理的職位。他說:「大公司福利好,津貼也多一點。」但他亦認為,現時大學畢業生「通街都係」,不覺較其他求職者有優勢,「始終經驗才是僱主最看重的」。
從內地來港3年的阮小姐表示,由於過去一直照顧兩名孩子,無暇工作,僅靠丈夫擔任船廠工人每月10,000元至15,000元的薪酬養活一家。她表示,由於孩子已稍為長大,希望報讀美容課程,再找到相關工作,幫補家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