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洋山保稅港區納入上海自由貿易區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沈夢珊、章蘿蘭 上海報道)《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總體方案》獲國務院原則通過後,上海官方未來的實際動作備受矚目。本報記者昨日從權威渠道獲悉,上海自貿區初步定於今年10月正式掛牌運營,年內將實施「境內關外」政策。不過,外界最關注的區內人民幣自由兌換政策則不會在短期內一蹴而就,而是計劃採取分批試點的方式逐步鋪開。
上海在20年多年前,就成立了內地首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包括外高橋保稅區在內,目前內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已有約110個。但時至今日,所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實行的仍是「境內關內」政策。事實上,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園區實行「境內關外」政策,即放開一線(邊境線),管住二線(與非自由貿易園區的連接線)。
「誠心企業」才能自由兌人幣
規劃中的上海自貿區前身是上海綜合保稅區,範圍涵蓋了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不願具名的上海金融局人士透露,自貿區建設的要務即是上海綜合保稅區的徹底轉型,完成從「境內關內」至「境內關外」的過渡,真正與國際接軌,「『境內關外』政策是自貿區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屆時境外貨物、資金便可自由進出,貨物也將免徵關稅,才能在區內放開包括人民幣自由兌換、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
於上海而言,自貿區方案的獲批,僅是獲得了「許可證」,並不意味著籌劃中的所有事項都會同時放開。上述人士透露,人民幣自由兌換政策就不可能即刻全線鋪開,「企業需要一家一家申請。這些希望享受人民幣自由兌換政策的企業,此前必須被評定為『誠心企業』,且擁有符合資質的項目,收到申請後相關部門則會嚴格審查,審查通過後,申請企業才能享受政策。」
專家:現行金融法規欠完備
規劃中的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前途光明,但如何夢想成真,則還需政策、法規以及軟實力的配合。此間多位專家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擔憂,規劃易落實難,上海自貿區建設的實際困難不容小覷。有法律界專家就指出,離岸金融業務是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上海在探索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同時,仍面臨法規障礙。
據稱,當前離岸金融法律僅有央行頒布的部門規章,效力位階低且規範內容簡單,無法滿足上海離岸金融市場法制環境建設的需要。專家建議,上海應尋求立法上的突破,對於屬於國家立法的領域,積極向中央提出立法建議,對於屬於地方立法權限的領域,應組織力量研究制定地方性的管理辦法和條例。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也認為,上海應通過「先行先試」,完善自由貿易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