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一行昨日出席香港立法會午宴。這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中聯辦負責人首次與立法會各派別議員餐敘。 法新社
反對派昨日在宴請中聯辦官員的午宴上「排隊」向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遞交信件和道具,其中民協議員馮檢基送上一個有「筲箕」(篩子)在上的船型道具表達意見。張曉明在午宴上致辭時主動提到這個「筲箕」,笑言「『篩子』何罪之有啊?」他形容,倘若沒有這個筲箕,很難挑選出優良的稻穀品種。
選優篩劣 功能不可輕廢
在昨日午宴開始前,張主任收到多份來自反對派的請願道具和信件。他在致辭時即場幽默一番,借馮檢基的「篩子」道具,反問「篩子何罪」,並坦言祖先發明這個「篩子」是一個智慧,「如果沒有這個筲箕,怎麼可以從一大堆的稻穀裡面,很容易挑選出優良品種,或者把那些稗籽過濾下去,所以我說不能簡單地否定『篩子』的這個功能」。
譚耀宗:張主任有感而發
在午宴後,有記者問及「篩子」的比喻是否代表普選「一定會有篩選」,張主任回應指,普選一定要依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辦事,通往普選的道路,它的起點,它的框架,以及它的軌道,都應該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不應該去尋求其他的甚麼途徑。再被問到「篩子論」中的「稗籽」是否指反對派,他即澄清說,這是記者的理解。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其後說,張曉明只是突然有感而發,借馮檢基送上的「筲箕」「講吓笑」,指出「筲箕」其實大有用處和功能,和行政長官選舉無關。經民聯議員梁美芬則有另一種解讀,認為張曉明即場利用馮檢基所送的「筲箕」發揮,表達出提名委員會的民主程序在行政長官普選中是不可或缺的。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昨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指,張曉明當時是就議員送上的「筲箕」回應,並無實質的內容及細節,故「並未封殺所有可能性」。■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