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引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於2007年的講話指,人大常委會在2007年的決定中,明確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組成,即要保持選舉委員會由四大界別組成的基本要素,「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組成是好自然的結論,兼顧及符合循序漸進、照顧各階層利益、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三方面原則,亦與《基本法》要求提名委員會有廣泛代表性相通,這樣解釋參照比較可取」。
在昨日立法會大會上,民建聯議員陳恒鑌要求特區政府清楚說明,未來特首普選提委會的組成是否必須參照目前選委會設「四大界別」的規定。譚志源在回應時,引喬曉陽於2007年的講話指,在國家現行有效的230部法律中,共有56部法律其中85處使用「參照」詞語,這兩個字的最通常使用含意,即法律對一種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對另一個類似情況沒有具體規定。
他說,在這個情況下,「參照」既有約束力,同時亦可根據具體情況作出適當調整。喬曉陽當時進一步解釋,人大常委會在決定中訂明提委會可參照選委會組成,既要保持選委會由四大界別組成的基本要素,又可在提委會具體組成及規模上繼續討論,並有適當調整空間。
必須符合《基本法》相關規定
譚志源說:「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組成是好自然的結論,兼顧及符合循序漸進、照顧各階層利益、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三方面原則,亦與《基本法》要求提名委員會有廣泛代表性相通,這樣解釋參照比較可取。」
政改須「過三關」 缺一不可
工業界(第二)議員林大輝質疑,張曉明出席立法會午宴,與議員理性溝通及良性互動,並大談普選問題,但特區政府及行政長官則「噤若寒蟬」、左閃右避,質詢政府是否已經放棄政改諮詢的主導角色。譚志源大讚張曉明在是次午宴間對答如流,演講風采更令人嚮往,但強調任何政改方案必須獲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批准或備案,三者的憲制角色及責任缺一不可。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要求特區政府盡快推出政制改革方案諮詢公眾,並考慮於政制改革諮詢文件中,包涵修改法例以取消行政長官不可以屬政黨成員的規定,使特首可與立法會主要政黨組成執政聯盟,分權分責,避免「鋪鋪清」。
與各界交換意見 做好準備
譚志源回應時說,過去一年,特區政府聚焦處理市民大眾最關切的民生及經濟問題,預期未來一年會有更多機會處理政改問題,儘管現階段仍未正式展開政改諮詢,但當局一直密切留意社會各界不同意見及建議,及與不同人士見面交換政制發展意見,為正式展開諮詢做好準備工作,「過去大半年跟政策局分工合作,主要跟已提出具體意見的個別團體及人士會面,以聆聽他們更多理念及想法,深信有更多機會深入討論」。
或諮詢特首應否具政黨背景
針對會否取消行政長官不可以屬政黨成員的規定,譚志源重申,《基本法》並無明文規定行政長官可否屬於任何政黨,但《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五六九章)容許政黨成員競逐行政長官,惟須在當選後的7個工作日內公開作出法定聲明,表明他不是任何政黨的成員,而當選人須向選舉主任提交書面承諾,表明他如獲任命為行政長官,則在他擔任行政長官的任期內他不會成為任何政黨的成員等。不過,鑑於近期社會對行政長官的政黨背景提出看法,當局會考慮在正式展開諮詢時,把該項議題納入諮詢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