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聯儲局擬禁銀行實體商品交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相關實體商品交易活動

——投機牟利推高物價 加劇發展中國家動盪

 美國聯儲局上周五發聲明,稱正檢討10年前批准銀行擁有和交易原材料的決定,意味華爾街大行今後或被禁涉足商品市場,失去其中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分析指,金融投機推高全球物價,引起廣泛不滿,或促使聯儲局公開表態。《紐約時報》昨日揭露,高盛藉故意拖延交貨時間牟取利潤,推高全球鋁價。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預定明日召開聽證會,討論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規模龐大的銀行,是否應被允許參與儲存金屬、營運礦場和運送原油等實體商品交易活動。委員會主席布朗指出,摩根大通因操控美國能源價格面臨巨額罰款,反映銀行同時控制商品和金融產品供應,導致產生反競爭行為和操控市場的潛在風險。

 美國一般禁止銀行插手非金融活動,但聯儲局2003年開先例,允許花旗子公司Phibro參與能源市場交易,為銀行業進軍商品市場打開大門。銀行商品交易業務自此愈滾愈大,在2009年高峰期更為業界帶來高達150億美元(約1,164億港元)收入。

衝擊大摩高盛摩通 減交易量

 高盛、大摩和摩通是華爾街商品市場最大玩家,一旦聯儲局禁止銀行踏足商品交易,3間大行相信最受影響。專家指,雖然銀行可繼續交易商品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但普遍相信銀行會削減相關交易量。

 輿論一直指控金融投機推高小麥和燃料基本商品價格,加劇發展中國家社會動盪。布朗批評銀行操控市場價格,推高製造商成本,令整體金融系統面臨無必要的風險,希望聯儲局會出手加強銀行監管措施。

 《紐約時報》指出,自從高盛於2010年收購底特律鋁材儲存公司Metro後,交貨時間由平均6周飆升至現在16個月,升幅高達20倍。倉庫員工指,是公司要求運貨工人不斷將鋁材運送於各倉庫之間,令交貨所需時間大幅延遲。

美消費者額外付388億

 專家指,推遲交貨時間意味高盛能收取更多存倉費,同時令產品溢價無必要地上升,估計高盛和其他銀行的類似行為,過去3年為美國消費者帶來額外50億美元(約388億港元)支出。 ■彭博通訊社/《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

相關新聞
港漢流浪11年 湘助回家 (圖)
念港賑災捐款 湘全免醫病尋親費 (圖)
林鄭:李嘉誠一向支持香港 (圖)
水客黨呃學生 走完貨走數 (圖)
右翼勢力未獲2/3議席 安倍修憲恐泡湯 (圖)
反腐重挫高端消費 外灘名牌店大逃亡 (圖)
習近平:打造長江黃金水道 (圖)
習近平打傘捲褲管 網友被打動 (圖)
粵查京機場爆炸疑犯被毆案 (圖)
聯儲局擬禁銀行實體商品交易 (圖)
歧視十年不減 奧巴馬曾被當侍應
跨境童專網 當局估算學額
綜援果金最快周五「出雙糧」
拒早產嬰住院 非常父與警對峙 (圖)
河北H7N9新患者在京病危 (圖)
內地治理PM 2.5計劃即將公佈 (圖)
七合一選舉考驗馬續執政 (圖)
張一鳴:如非白居二 樓價早見頂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