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來港與母相依為命 惡補英文爭入名校
香港貧富學童的培育資源差距大,家境貧寒的學生常被視作「輸在起跑線」,但小五生馬健霖對此卻另有看法。健霖與母親相依為命,家庭月入少於6,000元,生活在不足百呎劏房,每晚睡在快要頂腳的小閣樓,地板長期滲水。惡劣環境卻磨練出其早熟性格,為脫貧逐夢,他每天早上未夠7時便起身溫習,亦有策略地加強英語及面試技巧,為入名校鋪路。他自6歲起已幫忙煮飯、洗衫、執屋,培養出優秀的自理和辦事能力,1小時的午飯時間僅用10分鐘完成,再善用餘下時間做功課、捉象棋和練習舞蹈。對「輸在起跑線」之說,他回應得不卑不亢:「未到終點前,我們都未分出勝負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鳴
未滿13歲的健霖現就讀鮮魚行學校,約兩年前從內地來港與母親阿群團聚,當時其父母已離異。由於健霖曾因一時衝動傷人(見另稿),阿群去年毅然辭工照顧兒子,同時失去萬多元月入。她坦言不想靠政府,但擔心兒子「學壞了難返轉頭,賺幾多都無用」,希望待他升中後再出來工作。
月入不足六千 收集水滴洗衫
連同已扣除兼職收入的綜援,阿群家庭月入約5,900元,即使租住不足百呎的旺角劏房,租金水電也花去兩千多元。為省錢,她每天以水桶收集水滴,洗衫煮飯全靠一桶水;小木枱是用廢棄木板自製,電磁爐用裂了也捨不得扔丟。她慨嘆地板長期滲水,最嚴重曾水浸3天,又擔心閣樓床快令兒子頂腳影響成長,但苦無對策惟有見步行步。
對於生活環境,健霖坦言曾感不滿,但後來發現也未算太差。他亦指自己「不存在自卑」,因為非洲小朋友更可憐,「他們沒有足夠食物,至少我未試過食唔飽」。
富生銀彈栽培 自信未感不公
逆境可令人沉淪自憐,亦可促成發奮圖強。早熟的健霖坦言,希望「讀好書、找好工」,早日與母親脫貧,目標是區內大學入學率高的傳統男女名校。為此他每天早上未夠7時便起床預習溫書,雖然對學英文感不自在,仍堅持逢周末出席學校英文補習班,又積極參加學校面試班,為升中面試做準備。
不過要考入名校,健霖尚要面對其他小學精英激烈競爭。記者向他表示,中產家長每每能投放數以萬元計資源栽培子女學英文、音樂、運動等,會否感到不公,他轉轉眼珠爽快地稱沒有,又指自己也有許多學習機會包括英語班、面試班、跆拳道、漢族舞和基督少年軍等,全由學校及教會免費提供。當被問及與豐裕學生比較,可會「輸在起跑線」,他即強調現在還未到「終點」,根本不能分勝負。
家務「一腳踢」 自理能力佳
健霖又笑言,其實自己也有優勢,除成績屬全班10名內,中文水平和辦事能力更佳。獨立的他自小已學會照顧自己,6歲起幫手做家務,煮飯、洗衫、打掃、執屋「一腳踢」,有時更要煮好飯送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他娓娓道出各種菜式如何製作,「排骨要先用鹽、豉油、麻油、胡椒和生粉醃製,再放入電飯煲蒸;肉餅就要先叫肉檔老闆把肉攪碎,回家後我會加些皮蛋,又是放入電飯煲蒸」,而衣服也是親自落手洗,「放在水浸再落梘搓一下,過水後扭乾便行」,說得像烹飪節目主持及專業家務助理般熟練,令人幾乎忘記他只是個小男生。
訓練有素也令健霖處事高效井井有條,例如1小時午飯時間,他只用10分鐘完成後便開始做功課,更可同時「一心多用」與同學捉象棋。至於個人理想,小伙子希望成為一名獸醫,因小時候居於內地親戚的荔枝園,整天與小動物為伴,培養了濃厚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