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健霖熱愛運動。圖為他參加學校免費跆拳道班練習情況。 劉國權 攝
早熟的健霖也有童真一面,談起自己想成為獸醫,說到年幼所住的荔枝園中有狗、有鵝、有兔子,「去到邊佢]都跟住我」,顯得很愉快。但當記者問其深刻回憶時,健霖即面色一轉,隨即忍不住流下男兒淚。原來健霖曾與不同狗兒作伴,但都命途多舛,有被賣走,亦有誤食老鼠藥身故。那推動到他立志成為獸醫,「希望牠們病的時候可以盡力醫佢」。他又指,了解本地大學並沒有獸醫課程,所以特別注重學好英文,希望將來到美國留學。
憂他人觀感 升中面試改口「醫生」
同樣關於未來志願,健霖的另一件小事,也令記者印象深刻。其實在學校升中面試班時,健霖曾向老師提到希望做「醫生」,拯救病患;但之後記者與他一起回家時,他才提起自己想當「獸醫」。為何口供前後不一?再三追問,才知原來他覺得在香港,要跟別人說自己想當「醫生」,才較好聽。記者當下頓時內心嘆息,社會對成功的單一定義,竟已連一個小學生也感受到,另一方面也驚訝小伙子的世故,已學會在面試時「要考慮面試官觀感」這個要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