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伍兆聰指,後天不良的坐立姿勢,可造成「假長短腳」。劉雅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有人認為翹腳坐可表現淑女一面,亦有人覺得重心傾向一旁的站姿是型格的表現。可是,有註冊脊醫指,因不良的坐立姿勢令腰部及盆骨肌肉用力不一,約有一半人會引致盆骨旋轉,引起「假長短腳」,銷售員、護士、運動員、警察等都是高危人士。長期缺乏治療,更可引發一連串如扁平足、足底肌膜炎、腰痛、脊椎側彎等症狀,市民應當正視問題。
護士侍應運動員警察高危
一般人可能誤以為長短腳屬先天構造問題。但其實,長短腳是有「結構性長短腳」(俗稱真長短腳)及「功能性長短腳」(俗稱假長短腳)之分。「真長短腳」指是雙腳的實際長度不一,可由於先天生長不一致,或是後天因為外傷骨折、腫瘤開刀之後所產生的後遺症。反之,「假長短腳」則是雙腳長度相等,但卻因不良坐立姿勢、脊椎側彎等因素,而導致身體活動時兩隻腳不對稱。
註冊脊醫伍兆聰指,人類的大腦天生有「大腦偏側化」作用,即是普遍會有少於0.3厘米的長短腳,約80%的受試者是右腿短,而20%人是左腿短,「醫學界一般會視左右腳長度差距0.5厘米以上為長短腳,每10個人就有6人有長短腳,而雙腳相差2厘米以上的患者,則佔不足1%。最值得關注的是,90%的患者都屬『假長短腳』」。
伍兆聰指,假長短腳可因腰部、臀部或下肢的毛病所引起。翹腳、打遊戲機時盤腳而坐、站立時重心傾向一側等的小動作,都會令盆骨旋轉、兩邊背肌及腰肌拉力不平衡,最終令到一邊盆骨及下肢被扯高,形成不對稱的腰背脊骨、盆骨,薦髂骨關節等,造成假長短腳。「銷售員、餐廳侍應生、護士、運動員、警察、老師等都是高危人士」。
不治療可引發脊柱側彎
長短腳患者走路時會一拐一拐,伍兆聰說:「患者雙腳負荷不一,負荷較多的膝蓋就會產生更多的磨損,就會容易引起疼痛。患者的盆骨亦會傾斜,一側肌肉過緊,導致腰背痛、不耐久坐、易失平衡及無法步行較長時間,若長期不治療更可以引發脊柱側彎。」
伍兆聰呼籲,市民應定時為緊繃的肌肉給予適度放鬆,日常生活保持正確坐姿、站姿。更重要的是,應培養定時做活動全身的運動習慣,以強化盆骨周遭肌群的穩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