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論:李怡歪曲歷史 混淆「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2]     我要評論

黎子珍

 全世界無論在哪個地方,或多或少,都會有其本土意識,這是一種地區意識或桑梓情懷,例如台灣人對台灣有台灣意識,香港人也有「本土意識」。但是,正如「台灣同胞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一樣,港人的「本土意識」也不等於「分離意識」,更不等於「港獨意識」。《蘋果日報》寫手李怡卻歪曲香港歷史,混淆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的根本區別,企圖將香港說成是一個與國家分離的獨立政治實體,為反對派策動的「去中國化」行動和「佔領中環」行動造勢。

 李怡歪曲歷史說 ,香港人一直是過客的心態,他們從沒想過植根香港,歸屬香港,以香港作永遠的家,既不是永久的家,自然不會有「本土意識」,直到70年代中期,香港市民逐漸滋生出對香港的歸屬感,但這種歸屬感並未成為本土意識。

 李怡的說法完全違背事實。不少人認同,香港的本土意識源於上世紀70年代,並開始在各種流行文化中具體展現。當時,《獅子山下》劇集與主題曲互相呼應,站在香港普羅大眾的立場,細訴香港人在逆境中團結奮鬥、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生活。這種「本土意識」是香港精神的重要內涵,是對「殖民意識」的反彈,是港人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

「本土意識」與國家民族意識融為一體

 李怡又歪曲歷史說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收回香港的意向顯露後,香港人拒共思潮湧現, 其主要根源就是缺乏「本土意識」。這也完全違背事實。1982年9月, 鄧小平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交鋒,戴卓爾夫人威脅說,英國要以非和平方式保留對香港的治權。 鄧小平毫不示弱地說:「中國人窮是窮一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嚇得戴卓爾夫人魂飛魄散,在人民大會堂台階摔了一跤。此時在香港,黃霑、顧嘉煇、王福齡等愛國音樂人接連創作了愛國歌曲,喚醒香港市民的國家民族意識。其中包括《我的中國心》、《萬里長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國人》、《中國夢》等。 台灣音樂人羅大佑1991年來香港開設「音樂工廠」唱片公司,唱出淺白的頌讚香港的《東方之珠》,劉德華於97回歸前夕以香港巨星身份唱出《中國人》,它們都將香港人的「本土意識」與國家民族意識融為一體。

李怡為何迴避回歸後移民回流

 李怡聲稱:「拒共思潮對中國收回香港的最大反響,就是移民潮,香港人拒共思潮的主要根源,就是缺乏本土意識。」但是,李怡故意迴避香港回歸後,港人移民人數急跌。1994年有超過4.4萬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如今每年只有數百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早前《南華早報》一項調查發現,在1996年至2011年期間,超過6.5萬名在香港出生的加拿大移民回流香港,過去15年回流總人數則超過15.3萬人。

 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背靠內地巨大市場,經濟發展動力強勁,良好的創業營商環境,較低的稅收,子女未來可享國際化高水準教育等優勢,以及港人的桑梓情懷,都是吸引移民回流香港的重要原因。此外,遙想1996年1月31日,有數十萬人到入境處排隊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反映當時港人對回歸感到不安。但隨著特區護照的認受性漸高,現時已有145個國家給予特區護照免簽證安排,比BNO更多,持特區護照出外旅行和營商更加方便。李怡故意迴避香港回歸後港人移民大規模回流,是因為他所謂「香港人拒共思潮」根本站不住腳。

「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有根本區別

 李怡歪曲歷史,抹殺香港人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本土意識」,以及到80、90年代「本土意識」與國家民族意識融為一體的事實。他別有用心地把香港人的「本土意識」與反國教、反新界東北發展、反「中港融合」的所有政策聯繫起來,聲稱這些都基於抗拒大陸的「本土意識」。這是蓄意混淆「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港獨意識」的根本區別。

 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源於港人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的熱愛,是香港人團結奮鬥、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香港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融合了國家民族意識的公民精神。但是,李怡卻有意混淆「本土意識」與「港獨意識」的根本區別,是要將香港變為一個與國家分離的獨立政治實體。

李怡為「港獨」造勢手法拙劣

 李怡聲稱:「近年凡有主張本土化、排斥大陸的文章,包括如主張港獨的文章,網上點擊都超高,留言也獲大幅度支持。」這是把網絡虛擬世界混淆於現實世界。因為誰都知道,所謂「主張港獨的文章,網上點擊都超高」,這些超高的點擊,往往是一兩個「港獨」分子反反覆覆進行點擊而造成的,李怡為「港獨」營造聲勢,也未免太拙劣。

 事實上,香港的「港獨」組織,包括「香港自治運動」、「香港人優先」、「調理農務蘭花系」、「熱血公民」等,人數極少,而且以「憤青」為主。這些組織層層疊疊、彼此交叉,掩飾真實背景,在香港政壇翻雲覆雨,操作、製造一連串風波,打擊特區政府施政,對抗中央政府,挑動兩地對立。但「港獨」始終不被絕大多數香港人認同,李怡為「港獨」營造聲勢,暴露他就是一個「港獨」分子。近年來「港獨」組織有足夠的資源舉辦各種分裂行動,暴露了其有來自外國和「台獨」勢力的金援。李怡是否見財起意,為「港獨」營造聲勢,是想從有關金援中分一杯羹?

相關新聞
來論:李怡歪曲歷史 混淆「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 (2013-08-22)
特首飯局第二擊 「幫港」「佔中」或同場 (2013-08-22) (圖)
陳智思:爭拗不出奇 挺CY連任 (2013-08-22) (圖)
「學民」推政改約章 訟黨拒簽 (2013-08-22)
廿四味:與反對派「聯合執政」的後果是什麼? (2013-08-22)
來論:「普選萬能論」之荒謬 (2013-08-21)
郝鐵川:三句識內地政制 「一國」「兩制」共贏 (2013-08-21) (圖)
鴿黨晤范太 死攬「國際標準」 (2013-08-21) (圖)
61%港人反對台獨 (2013-08-21)
廿四味:「港獨」分子搞暴力衝擊竟要警隊道歉? (2013-08-21)
來論:梁振英致力落實港人上樓夢和置業夢 (2013-08-20)
何濼生:「佔中」損無辜市民 撕裂香港搞針對 (2013-08-20) (圖)
加強信心:倡尊重「一國兩制」納選舉法 (2013-08-20)
「幫港出聲」籲「一傳十」反「佔中」 (2013-08-20)
備戰下屆選舉 自由黨培育新人 (2013-08-20) (圖)
廿四味:《蘋果》利用菲律賓人質慘劇反梁 手法低莊 (2013-08-20)
朱鎔基問計 凸顯梁振英貢獻與治港能力 (2013-08-19) (圖)
林健鋒:為人師表具言責 挺教局查林慧思 (2013-08-19) (圖)
蔣麗芸:棄「蝦碌」勤做實事 (2013-08-19) (圖)
財爺:九東勢成商業新核心 (2013-08-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