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信義會馬鞍山信義學校為小一新生舉行預備班,除了與同學互相認識外,又學習排隊、模擬午膳安排等常規做法。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新學年開學在即,居於深圳每日回港上學的跨境學童情況尤受關注。除一向屬跨境生首選的北區學校外,亦有遠至馬鞍山的小學出盡「法寶」吸引跨境童入讀;除「車輪式」到深圳設攤位及家長會,向內地幼稚園港生宣傳學校理念外,又長期在深圳開辦免費英文班供試讀,讓其率先體驗港式英語教學。學校並安排點到點校巴接載服務,解決跨境生長途上學的憂慮;而近日暑假尾段又為小一跨境新生設預備班提供支援,如讓有需要的學生可接受言語治療,糾正鄉音等問題。
按現行小一入學機制,居深港童可於北區、大埔、屯門、元朗等地8個校網選其一參加分區派位;但沙田不在有關範圍內,但家長仍可循小一收生階段自行替子女報讀個別學校。事實上,該區不少學校已有取錄跨境生經驗,教育局下月將推出的「跨境校網」,也特別點名邀請該區小學提供學額。
位於沙田的信義會馬鞍山信義學校2009年開始招收跨境童,至今全校已有近百人,校長李勝財指,為吸引家長報讀,該校於臨近招生日子,逢周六都會到深圳港人聚居處擺設攤位宣傳及辦家長會介紹學校,又會在福田口岸附近租場設免費英語班,讓內地K2和K3港生試讀,實行「未收生先教學」,獲家長青睞。
辦適應班校巴 教粵語糾鄉音
適應兩地教育制度、語文水平及文化差異,以及跨境上學遠途等,均為跨境家長關注的問題。李勝財指,校方亦於多方面作配合,如近日便舉辦一連3日的小一適應班,協助逾60名新生適應新環境,當中有一半為跨境學生。該校主任倪愛薇補充,馬鞍山對跨境生而言感覺似很遠,但事實上學校已在福田口岸安排點到點校巴服務,行車時間快至半小時,與到大埔或天水圍時間相若。她又指,曾有跨境生上學首周經常哭,原來是因聽不明白廣東話所致,所以學校會提供焦點支援,如教導廣東話及為有需要者提供言語治療等。
設提升班「補底」 「小老師」助融校
另上水惠州公立學校今天起也一連兩日舉行小一適應班,校長陳紹鴻指,那除可讓新生學習排隊、收拾書包、看時間表、了解校規和午膳安排等外,隨跨境童人數銳增,今年又再為家長舉辦入學預備班,助他們了解學校課程、考試模式、如何支援子女學習等。另該校又會按學生英語、粵語及繁體字能力安排提升班助他們「補底」,並由高年班學生任「小老師」,協助新生融入香港小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