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居住問題須迫切解決,長策會日前公布《諮詢文件》,建議未來10年供應47萬個公、私營單位。然而,不論當局承諾每年興建多少個單位,若開拓土地進展緩慢、缺乏足夠供應,亦只是流於空談。原本單是一個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便可提供6萬個公、私營單位,但反對派卻罔顧港人利益,煽動村民抗拒收地,一再窒礙計劃進展,令住屋問題永遠無法根治。
要興建住宅單位,首要條件是要有土地。大家必須明白,土地不能像變戲法般「從天而降」,只能靠移山填海及收地重建等方式,增加供應。事實上,本港雖屬彈丸之地,但仍有大片位於新界的鄉郊地可供發展。時事評論員文滿林便指出,上水、元朗、蓮塘等地方有不少土地,單是一個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便可解決不少人口及住屋問題。
批缺地卻反收地 陰謀盡顯
文滿林指出,本港未回歸前,新界收地重建情況十分普遍,只要政府向受影響村民提供足夠賠償便沒問題,亦不見惹來很大爭議;上水彩園h、太平h、天平h;粉嶺長華h,便是收地興建公屋的例子。環顧新界土地,不少均屬荒蕪之地,村民根本期望透過收地獲取賠償,但反對派卻以阻礙政府施政、打擊政府管治威信為樂,這邊批評政府沒有提供足夠土地興建住宅,那邊卻以「滅村」等口號,唆擺新界村民抗拒政府收地,背後陰謀顯而易見。
市民應齊心 勿淪「扯線公仔」
文滿林更謂,反對派一再阻撓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進展,根本只是「惟恐天下不亂」的策略,「希望政府每推出一項政策便『跪低』一次。」他認為,港府的房屋政策獲中央支持,本港實際上有大量土地儲備,住屋問題根本可以解決,政府應在相關立場上「企硬」,更呼籲市民齊心解決住屋問題,不要再被反對派利用,成為政治角力上的「扯線公仔」。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