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雲峰表示,今屆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只有2名建築師,令他意識到在照顧香港業界訴求的同時,自己更要為內地行家發聲。黃偉邦 攝
——盼推動業界取長補短 港成內地國際合作橋樑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 (記者 鄭治祖) 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香港城巿設計學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部任教授林雲峰,由2008年起出任重慶巿政協委員,去年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在更高層次發揮其建築專業知識。他在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專訪時表示,今屆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只有2名建築師,令他意識到在照顧香港業界訴求的同時,自己更要為內地行家發聲,並希望自己能夠發揮全國政協委員及學會領導的角色,推動內地與香港業界互相取長補短,及以香港為橋樑,促進香港、內地和國際建築師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很多事情對我來說都好新鮮。」林雲峰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專訪時,如此憶述他首屆重慶巿政協任期。他表示,自己在2008年獲委任後,才首次了解政協的職責,才知道自己要參政議政、反映民情。他坦言,自己在重慶做到的事不算多,但他將重慶巿政協一職視作學習機會,了解一個地方的建設發展,尤其關注因三峽大壩工程而起的古蹟保育、人口遷移工作,而身為「城巿人」的他更有機會從農民出身委員口中了解農民的想法,認識「三農問題」,擴闊自己對國家的認識。
全國政協兩建築師 責任重大
2012年獲委任全國政協委員後,林雲峰與中國建築學會的朋友一次聊天中,得悉今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當中只有2名建築師,正是他和澳門的黃如楷,令他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定位、層次與過去截然不同:身為香港城巿設計學會會長、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多年內與內地行家聯繫交流頻繁,他覺得不單要與香港業界緊密聯繫,照顧他們的訴求,還要為內地行家發聲,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業界的情況。
批監理師制度 身份超然敢言
他舉例說,內地行家對「全球獨有」的監理師制度多年來抱有質疑,但怕打砸別人飯碗,才一直「敢怒不敢言」,而他身為一個「外人」,看到監理師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只簽紙不監工,甚至上下其手製造豆腐渣工程等的問題,發起聲來輕鬆得多:「這個機制全世界都不會用,建築師為甚麼在全世界包括香港都會『一條龍服務』呢?第一,你對設計有感情、有了解。第二,過程之中建築師還要協調,確保效果不要失真。」
林雲峰直言:「我不是『商家佬』,沒有巨額投資,也不會每年有很多捐款……我們專業人士不是以這方面貢獻為主,而是在於我們看到有甚麼專業的問題,可以的話就盡量提出來,適當的亦都每年寫提案,希望有關部委考慮。」
讚內地行家水準 合作取長補短
為此,他在全國「兩會」提案,要求加強內地建築專業的操守規範(見另稿),但這只是林雲峰政協工作目標的一部分。在訪問期間,他取出一本內地設計比賽的畫冊,向記者展示內地建築師的作品,讚揚內地行家手法並不落後,出國機會甚至比港人多,但不少先進國家及地區始終對內地人的做事手法、營商態度、合同管理等都有疑慮,香港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點:「為甚麼我要回內地設辦事處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我們以香港的做事手法與內地朋友合作,大家可以看到處理對方事情的方法。」
林雲峰強調,內地與香港不應只有競爭關係,應該爭取合作機會,取長補短,他會善用學會領導層及全國政協委員身份,促進內地業界與香港的合作,並以香港作為橋樑,幫助內地的建築師走出中國,與國際行家合作,在國際舞台扮演中國人才應該擔當的角色。在這個過程當中,香港專業人士可以善用法制、專業操守、熟悉國際慣例的優勢:「香港人可以在哪方面發揮呢?這個就是我們大家要做工夫、去摸索的地方。其中一個是,因為我們對於法制、專業操守、國際工作的銜接,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可以推動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