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美股疲弱,加上投資者擔憂內地資金再度緊張,令港股和A股都要下挫,就算昨午滙豐公布10月中國製造業PMI預覽值為50.9%,大幅超過市場預期,也無力支撐港股回升。恒指三連跌,全日收報22,835點,跌164點,成交656億元。全日有34隻牛證被強制收回,恒指牛證佔28隻。國指跌135點1或1.3%至10,322點,主要受「京七條」影響,內房股受壓,資金緊張也令內銀股回落,令國指跑輸大市。
憂現錢荒內房受壓
勝利證券高級分析員周樂樂表示,除內銀及內房股外,本港地產、公用股、能源股都成為拖累大市的主要原因。她指出,央行停止逆回購、上交所宣布暫停300ETF的融資買入、質押回購利率大幅上升,以致昨日上海銀行間拆息也上升,令人憂心內地的資金壓力,會令6月底的「水緊」亂況或再重現,因此即使10月滙豐PMI初值造好,亦未見刺激。
但她認為,事實上是人民幣兌美元的短期貶值預期大幅消退,令資金重新流入內地,外匯佔款好轉,加上基於CPI的考慮,人行才停止逆回購。導致「錢荒」的擔憂再次彌漫市場,主要是中國巨量的M2,以及長期兩位數字的經濟增長,反而使錢荒由過去只發生在季末,發展成現在每個月尾都有此情況,相信有關「錢荒」問題,會繼續困擾著A股和港股。以技術而論,恒指22,743點是關鍵支持位,若跌破該水平,說明大戶傾向減磅避風險,投資者需要進一步減倉。
中移動失守80元大關
中移動(0941)承接ADR跌勢,昨日再跌0.3%,收報79.9元,失守80元大關。友邦(1299)回吐1.3%,收報39.1元。內地拆息抽高,但人行不肯放水,連續第三次暫停逆回購,內銀股普遍受壓,建行(0939)及重農行(3618)分別跌1.9%及2.4%。
北京市緊急頒布「京七條」,全面強化現有樓市調控政策,內房股近全線下跌,碧桂園(2007)挫5.4%,恒大(3333)跌2.4%,潤地(1109)及中海外(0688)亦跌2.1%。相反,紙業股則有「炒味」,玖紙(2689)及理文造紙(2314)分別升6.7%及6.5%,森信(0731)更升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