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圳機場新航站樓(T3)昨天舉行最後演練。圖為模擬行李裝運。 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即將投入使用的深圳機場新航站樓(T3)昨日舉行啟用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綜合演練,約2,500名旅客參與。有參與演練旅客希望機場能多使用一些快捷輔助設施。
據悉,市政府將於29日召開發佈會,公布T3的啟用日期、航班變動等信息。消息透露,屆時T3的樓轉場工作將在一夜之內完成。
交通設施全部啟用
此次演練中,新建設完成的鶴州立交、機場區域領航高架、新貨站等周邊道路,機場的地面交通中心(GTC)、商務樓(CIP)、停車場等涉及交通的設施全部啟用。在GTC的運營中,的士、大巴等也實地參與。深圳機場則安排擺渡車在地鐵「羅寶線」的「機場東」站接送旅客,以此檢驗機場外圍交通網絡、停車場等設施。
本次演練共安排了18個進出港航班,其中14個屬國內航班,4個屬國際航班。為了確保演練真實性,深航、南航分別調派一架飛機參與演練。演練由下午1時30分正式開始,「旅客」們有的通過GTC,有的直接乘車到新航站樓前,隨後領取行李,體驗國內、國際/地區等進出港流程。
網絡信號不佳捱批
部分旅客表示,航站樓太大,從飛機落地到行李提取廳,行李提取廳到停車場,從值機櫃枱到登機口行走都要花將近20分鐘時間,希望機場能多考慮用一些快捷輔助設施。此外,航站樓內網絡信號不佳等也受到詬病。
另一方面,深圳機場轉場運營專題網站(http://nt.szairport.com)昨日正式上線,旅客可通過網站提前了解深圳機場新航站樓的交通指引、服務設施、進出港引導等服務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