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制訂長遠基建規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31]     我要評論

盧偉國 立法會議員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

 鑒於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香港的發展需要和社會訴求,特區政府應盡快制訂長遠基建規劃,妥善做好公眾諮詢,相應投放資源,確保適時提供充足的土地及各項基建配套設施,以提升香港作為區域經濟樞紐的功能,振興經濟和促進就業,營造優質環境和綠色生活,推動可持續發展,並為新一代向上流動創造更多機遇。

 香港自回歸以來,由於規劃失衡和政治爭拗等因素,本地基建工程時多時少,以致有「一時飽死,一時餓死」之嘆。對工程業界來說,「一時做死, 一時餓死」更為貼切。不少朋友都憂慮十大基建完成後,基建工程規模會大幅減小,影響持續發展。大型基建工程包括很多環節,涉及不同的專業人士和工種,要有長遠規劃和各種資源配合。因此,政府必須制訂長遠的,至少二、三十年的基建規劃藍圖,以免因工程量不足,失業飆升;或因太多工程同步進行,造成人力資源短缺及建造成本大幅上漲等惡果。

基建長遠規劃不容忽視

 特區政府在2007年10月公佈《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最後報告(簡稱「香港2030研究」),旨在「制定一個長遠的規劃策略,作為香港日後發展和策略性基礎建設的指引」。當中提及的一些規劃,包括港珠澳大橋等,都納入「十大建設計劃」,顯示長遠規劃既不容忽視,也有具體成果。

 不過,從2007年到現在,香港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不少變化。

 以外部環境而論,2008年出現的環球金融海嘯以及隨後的經濟衰退,導致美國等國家以所謂量化寬鬆手段應付,導致熱錢流竄,帶來資產泡沫風險。不過,一旦美國落實退市,全球各地將產生連鎖反應,包括熱錢流走,利率回升,樓價調整等,香港亦難免受到衝擊。

 在社會訴求方面,住屋問題已成為困擾公眾的首要民生議題,這是以往缺乏長遠規劃所造成的惡果之一。如今,市民要求盡快改善居住質素,但短期可開發的土地有限,要做麵包卻苦無麵粉。同時,當局面對的社會訴求日趨複雜,填海和收地等傳統增加土地的方法,將面對越來越多的爭議和阻力。

 面對這些挑戰,香港確有必要居安思危,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策略,做好長遠基建規劃,既確保可持續發展,亦可因應外圍經濟逆轉而及時推出適當項目,以刺激經濟,保障就業,也有利於持續培育本地工程人才。

由「需求帶動」轉向「供應帶動」

 在制訂長遠基建規劃方面,究竟社會對特區政府有什麼建議或期望呢?

 其一,是城市發展和人口政策。城市建設和基建規劃不單是指硬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軟件是人口政策。我們的城市建設和基建規劃離不開一些最基本的長遠策略,包括人口增長、產業政策、經濟發展政策和持續發展政策等。因此,特區政府應設立專責人口政策規劃的執行架構,以推動短、中、長期的人口政策,據此制訂長遠的綜合城市規劃,人口分布,經濟活動分布和相關的基建規劃。

 其二,是土地規劃和房屋供應。香港需要建立足夠的長遠可用土地儲備。特區政府應配合《長遠房屋策略》的諮詢結果,制訂長遠的土地及基建規劃。我認為當局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彈性的思維,採取多元化規劃方案,包括更改土地用途、收地、重建、重用已關閉的石礦場、落實發展新界東北和河套地區、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開拓岩洞和地下空間的發展等。此外,當局應成立「大嶼山發展委員會」,加緊推動當地的規劃和配套建設,以帶動其周邊地區的房屋建設和經濟發展。

 其三,是交通和物流基建。為滿足持續增長的跨境運輸及提供增值服務, 香港亟需要一套全面綜合的策略,完善跨境接駁網絡,及改善現有海、陸、空通道。同時,香港國際機場的硬件和軟件也急需提升。例如,應及早建設第三條跑道,長遠更需考慮第三條跑道以後的發展策略。本港亦需要完善集體運輸鐵路網絡。一條新鐵路從規劃階段至工程開展到落實完成,要進行一連串程序,同時亦須根據《鐵路條例》進行法定刊憲,而若要政府撥款,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完成整個項目往往需要十多年,越早規劃越有利。目前本港正全速興建五條新鐵路,當中四條將相繼於明年及後年落成。如果無以為繼,本地鐵路基建工程將很快出現斷層。

 其四,是綠色基建和優質生活。香港雖號稱國際都會,但很多基本市政設施卻不合格。現時迫在眉睫的廢物處理問題,以及垃圾圍城的危機,正是以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惡果。所以在制訂長遠基建規劃時,必須顧及綠色基建,以便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至生態保育之間,尋求適當平衡,締造優質生活圈。我們也應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先進焚化技術、潔淨水資源、節能減排、及低碳技術等領域的科研和應用。同時,香港、廣東、澳門在2012年6月發佈了《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以促進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的合作,特區政府應加緊協調規劃和落實。

 總之,要做好基建規劃,必須摒棄傳統「需求帶動」的規劃方式,轉向「供應帶動」的思維,強調前瞻性。同時要理順流程,推動政府和相關專業界別合作。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城市發展、人口產業、土地規劃、優質生活,須面面兼顧;房屋供應、交通物流、綠色基建、人才培育,要事事配套。」

相關新聞
「佔中」搞手混淆「統獨」之別乃自欺欺人 (2013-10-31) (圖)
廿四味:《蘋果》把「台獨」講成「統派」 所為何事? (2013-10-31)
揚清激濁:「佔中」引「台獨」是絕路 社會應全力制止 (2013-10-31)
反對派勿再泥足深陷 (2013-10-31)
西座內望:「蘭花系」慘敗 黃毓民算盤落空 (2013-10-31)
明刀明槍:范國威歧視新來港人士必須譴責 (2013-10-31)
制訂長遠基建規劃 (2013-10-31)
環球視野:促進統一與分裂國家不容混淆 (2013-10-30) (圖)
廿四味:「佔中」引「台獨」脅持市民 戴耀廷賊喊捉賊 (2013-10-30)
「佔中」勾結「台獨」 豈能與中央「促統」相提並論 (2013-10-30)
解惑篇:單程證審批權屬於中央合法合理 (2013-10-30)
明刀明槍:「台獨」勢力如何「支援」「佔領中環」行動? (2013-10-30)
港情港事:「佔中」勾引「台獨」日暮途窮 (2013-10-30)
三搞手勾結「台獨」欲蓋彌彰 未參與者須劃清界線 (2013-10-29) (圖)
廿四味:「佔中」與「台獨」「拍拖」只會扼殺普選 (2013-10-29)
認清形勢 同心協力落實普選 (2013-10-29)
政經論衡:「佔中」勾結「台獨」走火入魔 (2013-10-29)
一個普通香港人對「佔中」的憂慮 (2013-10-29)
增加勞動力 完善人口政策 (2013-10-29)
政經多面體:引入新移民紓緩人口壓力 (2013-10-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