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港交所(0388)昨公布檢討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首6個月運作結果,指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均有參與交易,交易秩序良好,交易所計劃將日間交易時段的大手交易機制延伸至夜期時段推行,並計劃於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加入更多產品,於明年初先增設小型恒指期貨、小型H股指數期貨及人民幣貨幣期貨。此外,交易所會考慮將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的結束時間推遲至午夜12時,以便銜接美國的冬令時間。
今年4月8日起,港交所在正常交易時段,即上午9時15分至中午12時及下午1時至下午4時15分外推行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即由下午5時至晚上11時,提供恒生指數(恒指)期貨及H股指數期貨交易。交易所昨檢討了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於4月8日至10月7日的運作情況。
交易佔比由2.2%增5.4%
結果顯示,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均有參與交易;收市後期貨交易的成交量佔日間交易時段成交量的百分比由4月的2.2%上升至10月的5.4%;接近一半(48%)的成交量錄於晚上9時30分至晚上11時期間(即美國開市後);買賣差價不大;交易秩序良好;收市後期貨交易的成交價相較於日間交易時段收市價的最大波幅不曾超過2.3%;交易從未觸及5%上/下限價機制;結算、交收以及追收按金等程序均順暢完成。
港交所指,根據檢討結果,交易所將繼續維持現行收市後期貨交易的風險管理安排,包括:5%上/下限價機制;於下一個營業日上午追收強制按金及進行變價調整;及於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監察參與者以資本額釐定的持倉限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