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匯觀察:黑土地發軔「新農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王玨

 11月4日至6日,李克強總理來到黑龍江同江、撫遠等地考察。他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表述,為三中全會「新農改」政策的出台發出了強烈信號。中國人多地少,生態基礎脆弱,發展又不均衡,當小農經濟開始掣肘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今天,地該怎麼種,以達到最大的增產?糧該怎麼賣,以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規模經營後,人往哪裡去?針對這一系列深層次矛盾,新一屆國務院組成伊始便把這項改革試驗任務交給了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進入倒計時的關鍵節點,李克強總理又北上撫遠農場,親自踏勘三江平原現代農改綜合試驗進展。種種信息顯示,新一輪事關國計民生又影響深遠的三農改革,將以此番黑土地的試點為先導蓄勢待發。

確定龍省改革試驗

 農業一直是中國安天下、穩民心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然而,在現代化步入攻堅克難的後半程之際,這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多地少、農業基礎脆弱、發展不均衡等矛盾越來越突出,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今年4月3日,履新僅半月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黑龍江省先行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落實城鄉一體化

 根據會議提出的九大任務,無論是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還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等,都觸及中國農業、農村改革的關鍵性問題,需要通過實驗、示範,摸索切實可行的路子。比如,現今農村大部分青壯勞力都轉移到城鎮務工,未來誰來種地?經過半年多的試點,黑龍江為全國探索的方向是,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田大戶、農業企業等四類種地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民收入;原本數千人種的地,流轉到新的經營主體後,幾十個人就夠了,剩下人去哪兒?黑龍江啟動配套改革新政,撤屯併村,建設中心村、中心鎮,實現城鎮化,並著眼最終落實城鄉一體化。

 有專家認為,新一屆政府以黑土地上的現代農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先導,拉開了新農業改革序幕,這是中央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能力,鞏固國家糧食安全,並著眼城鄉統籌而邁出的戰略性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中國改革從農村發軔,從而引領了近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和國力提升,而此輪亦發力於「三農領域」的新農改,能否在實現「四化同步」戰略目標的過程中釋放改革新紅利,從而為中國新一輪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人們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日導彈駐宮古島 圖鎖華艦西太出口 (圖)
88式岸置反艦導彈主要數據
軍情觀察:西太平洋不是日本的「內海」
中俄總參磋商 拓展兩軍戰略協作 (圖)
中美月杪聯合救援減災軍演 (圖)
英媒:華擬售泰紅旗-9導彈 (圖)
遭日扣中國漁船昨回國
政改核心是發展民主 未來須啃四塊硬骨頭 (圖)
四塊硬骨頭
文化素質無礙行使公民權 (圖)
王長江簡歷
越共政改經驗深值中共借鑒
民主由授權開始 (圖)
習近平: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 (圖)
中國打造「渤海糧倉」 保障糧食安全 (圖)
文匯觀察:黑土地發軔「新農改」 (圖)
蔡名照籲中美就網絡安全對話 (圖)
中國巴西簽航天農業等合作文件 (圖)
全軍大整風 清退軍職幹部秘書
山西省委門口七連爆 1死8傷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