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瑪麗醫院骨髓移植中心完成擴充,隔離病房由10間增加至18間。 劉雅艷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雅艷) 瑪麗醫院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中心完成擴充,正壓隔離病房由10間增加至18間,每年可額外處理30宗骨髓移植個案,病人輪候時間可由半年縮短到3個月至5.5個月。醫院計劃明年引入「單倍體半相合移植」技術,以提升病人配對合適骨髓的成功率,另外會完善全港血液聯網,統一收集各聯網患血液科疾病病人的骨髓樣本,並進行基因分析,及早為病人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
病人輪候時間減至最快3個月
瑪麗醫院骨髓移植中心的服務早於2002年飽和,受病床數目掣肘,每年只能處理110名病人,病人輪候骨髓移植的時間最長需半年。儘管找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在2010年最少有21%病人在等候入院期間病情惡化或死亡。骨髓移植中心在本周一完成擴充,隔離病房由10間增加至18間,每年可處理140名病人。內科部血液及腫瘤科主任鄺沃林表示,目前只啟用12間病房,料明年進一步增加醫護人手後,可全面投入服務,病人輪候時間可由半年縮短到3個月至5.5個月。
瑪麗醫院日後會轉介約90%相對簡單的「自體骨髓移植」個案予其他聯網的骨髓移植中心,並集中資源處理兄弟姊妹或非血緣捐贈的「異體骨髓移植」。醫院會完善全港血液聯網,統一收集各聯網所有患血液科疾病病人的骨髓樣本,並進行基因分析。病情穩定的病人會安排原區接受標準治療,而危急病人則會轉介至瑪麗醫院治療。
「單倍體半相合」技術 增配對成功率
瑪麗醫院亦會引入「單倍體半相合移植」技術,以提升病人配對合適骨髓的成功率。內科部副顧問醫生沈佩妍說:「以前,需要第六對基因完全吻合才能進行骨髓移植,即使有兄弟姊妹,也只有25%配對成功。但新技術只需有一半基因吻合便可進行骨髓移植,幾乎所有病人都可能找到捐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