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視野當中國文學遇上西洋科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圖為2008年「嫦娥1號」發射升空。 資料圖片

 「科學」一詞是借用於日語「science」翻譯,其實它最早的中文翻譯是「格致」,以《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之理來統攝天文、地理、化學、科技這些「形而下學」。究竟中國如何透過「格致」與西方接軌呢?晚清時期,西學東漸,讓中國人對西洋科技趨之若鶩。在芸芸科學範疇裡,最富吸引力和象徵性的,必是跟「飛翔」有關的航天科技。

嫦娥奔月 植根中國航天

 敦煌石窟的飛仙羽人、嫦娥奔月的傳說、《山海經》奇肱國飛車的記載、莊子《逍遙遊》列子御風而行的形象,這些神人幻想,早已植根於中國航天想像之內,反映了中國人對自在、永生的嚮往和追求。按陳平原《左國右史與西學東漸》的研究指出,最早提及西方飛行科技的是王韜,他於1867年隨香港英華書院院長理雅各(James Legge)西遊旅居歐洲,撰《漫遊隨錄》提及西方氣球「由氣學知各氣之輕重,因而創氣球,造氣鐘,上可凌空,下可入海,以之察物、救人、觀山、探海」,首次讓中國人認識到飛翔科技與現代生活的關係。他於《普法戰紀》(1873)記載中內大臣甘必大乘氣球穿越戰線的故事,則更廣為人樂道,實踐了中國人成功飛天的夢想。

晚清畫報 科技流入人間

 然而,這些專書論著,只流傳於有識階層,如何能普及於民間?這必記功於晚清畫報和小說。晚清畫報就像現代報刊一樣,報道新知趣聞和中西時事。它以左圖右史的方式排版印刷,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就連婦孺都能閱讀。至於有關輕氣球(即「飛車」)的新知報道,則最早見於1868年12月《教會新報》的《輕氣球圖》和《格物入門.化學》,它詳盡介紹了輕氣球的構造、運作和生活化應用。及至《點石齋畫報.新樣氣球》更指出「船可游於水底,球可浮於青空。列子御風而行,猶覺其藝之未盡精純,而後來者可以居上矣」,將氣球科技與莊周列子相提並論,反映民間對科技的理解仍繫於神化的想像以顯其極。至於科幻小說則更厲害,從1902年《新小說》雜誌創刊開始,及當時翻譯小說如《環遊世界八十天》、《空中飛艇》、《月界旅行》等的出版,均凸顯出科學小說肩負改良中國社會、提升哲學思想的效能。及至中國小說如荒江釣叟著《月球殖民地》(1904)、吳趼人著《新石頭記》(1905),更將科技救國的理想實踐。《月球殖民地》講述主角龍孟華登陸「月球世界」看盡文明進步、理想生活後駕氣球回北京除奸救人的故事,而《新石頭記》重心則在於最後二十回寫賈寶玉進入「文明境界」的高科技的物質文明生活,高潮處還寫寶玉坐進潛水艇作海底探險。

 從中國文學文化對西洋科技的敘寫,正好體現了中國人希望藉「格致」達到治國與啟蒙的目的,寄寓了中國烏托邦的想像,同時也見證了中國對現代化生活的渴求和嚮往。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鄭瑞琴博士

Email:cie@hkbu.edu.hk

逢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怪獸家長累子女 家校會籲放手 (圖)
家長管教問題與影響 (圖)
認清問題尋解決方法
教路教細路:家長管教須慎重 防子女人格障礙
名師應試錦囊:寫作看「大小鳥籠」 悟三大關鍵 (圖)
學通成語 (圖)
古文識趣:咬句嚼字略文意 解讀比喻知道理
尖子教路:改善綜合能力 須操卷刨佳作
文化拾穗:「不羈」莊子 《齊物論》道人生悲苦
What's Up?:印度首探火星 或躋身太空強國 (圖)
吹水同學會:讀懂身體語言 洞悉他人心思 (圖)
英語世界:負負得正 帶來真好運
中文視野當中國文學遇上西洋科技 (圖)
英語筆欄:偷得半日閒 人在酒中笑
校園藝墟:美好明天
徵稿啟事
理大研「綠化平台」連紅磡車站 (圖)
北區幼園統一登記 延至周末方便家長
下月學教博覽 展商增兩成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