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的H7N9疫情令雞農損失慘重。資料圖片
說起國產H7N9疫苗株,部分人會拿來與外國公司今年5月已宣布研發成功的疫苗去比較,但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解釋,其實兩者大有不同,「他們用的是『腺病毒』(Adenoviridae)的技術,雖然很快,但從來未在人體上大量使用,多數人並不放心;而『種蛋』技術歷史悠久,大家都很信任,所以我們還是採取傳統方法,可能比較慢,但起碼大家會放心接種」。
外國「腺病毒」技術風險未明
袁國勇解釋,外國採用的「腺病毒」技術,過往成果主要於昆蟲細胞上做試驗,潛在風險亦是未知之數,「那個方法暫時未普遍用在人身上,因為大家向來都用『種蛋』技術造疫苗,不會隨便轉換,也不是說它不安全;但它從來未大量使用,測試亦是一二千人規模,這樣就沒有太多人夠膽用」。相比之下,「種蛋」技術得出的疫苗,每年都有上億人正在採用,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做法。
此外也有人認為,與其研發疫苗,倒不如從禽鳥身上做好預防工作,袁國勇亦認同後者,但指出兩者並不存在矛盾,做好疫苗是有備無患,「我們固然要做預防工作,這是重要的,可以防止病毒爆發和擴散;不過,這次的病毒很特別,它不像H5N1會令雞隻死亡,只在雞群裡流傳,所以即使用『哨兵雞』也沒用,因為它根本不會病死,除非我們也會定期為雞隻檢驗有沒有病」。 ■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