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中電和港燈宣布明年電費調整方案,中電加幅達3.9%,港燈明年電費則維持不變。兩電同時亦公布未來5年發展計劃,經過與港府的商討,兩電的預計資本開支獲顯著減少,港燈預計未來5年淨電費將維持不變,反觀中電因需增加使用較昂貴的天然氣,令未來5年的淨電費按年平均增加6.9%,到2017年,中電每度電費將超越港燈,新界和九龍電費比港島便宜的情況即將告終。
來年維港兩岸的電費差距將進一步拉近,兩電昨日公布來年電費水平。為新界和九龍供電的中電,明年的「基本電費」每度上升4.2仙,「燃料價條款收費」則維持不變,令來年平均淨電價由現時每度104.5仙增至110.8仙,增加4.2仙,增幅為3.9%。約60萬戶每月將多繳電費超過20元,佔中電用戶30%。
中電總裁潘偉賢解釋,「基本電費」上調主要原因是非燃料整體營運成本上升、支持香港基建發展項目,以及用以紓緩電價的電費穩定基金結餘接近耗盡。中電同時亦採取多項措施減低燃料成本上漲壓力,包括延遲使用氣價較高的天然氣、增加使用低排放燃煤,以及提升機組的運作表現,故「燃料價條款收費」則維持不變。
港燈受惠燃料價穩中有降
中電明年將繼續推出「節能回扣」計劃,預計約70萬住宅客戶(33%)和約13.3萬小型商業客戶(43%)明年將不會加電費。中電明年亦將增加第7級別收費,預計只有最高用量住戶受影響,佔中電客戶數量約0.2%。
而為香港島和南丫島供電的港燈,來年淨電費維持不變。雖然港燈將明年「基本電費」增加7.1仙,但「燃料價條款收費」則同樣下調7.1仙,令來年淨電費維持不變,即每度134.9仙。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表示,過去4年營運開支持續增加,同期通脹亦上升13%,基本電價自2009年只微升0.2仙。而今年「電費穩定基金」撥出4億多元後已經枯竭,故需上調「基本電費」。不過,受惠於今年燃氣價格波動不大,煤價亦有回落,故「燃料價條款收費」可相應下調。
兩電昨日同時公布2014年至2018年發展計劃和未來5年電價水平。港燈集團發展總經理余德秋預計,未來5年的淨電費將維持不變。而港燈原計劃有3台燃煤機組和1台燃氣機組於2017年起相繼退役,但為減輕電價壓力,港燈將改善其中一台已配備煙氣脫硫裝置的燃煤機組以延長使用期。不過,港燈亦計劃興建一台燃氣發電機組,以維持天然氣發電比例和備用電量水平,預計於2020年投產,但最終是否落實仍待政府完成未來燃料組合和未來電力市場規管架構檢討後,方進一步落實。
中電料未來年均加價6.9%
而中電則預計,2015年至2018年的每年淨電費加幅將介乎4.1%至11.8%,按年平均增加6.9%,其中2017年的淨電費將增至142.6仙,超過港燈的134.9仙。潘偉賢解釋,隨幵當局於2015年大幅收緊減排上限,中電需承擔約90%的新增天然氣用量,同時2015年採用較2014年多一倍的天然氣發電,以達到本港減排要求。中電指未來將努力減低加價影響,包括額外增加大亞灣發電廠的供電量。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當局已嚴格把關,只接納不可或缺的建議資本項目,以確保市民能享有可靠、安全、環保及價格合理的電力供應,兩電經商討後亦同意擱置部分項目或減少規模。港燈5年發展計劃的預計資本開支由原來的254億元大減49%至130億元,中電亦由原來的433億元,減少21%至341億元。如計及通脹,兩電在2014年至2018年發展計劃的預計資本開支,較現時5年計劃的開支為低。
議員批中電賺盡「乞人憎」
而昨日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打工仔只獲加薪1%,批評中電是「竭力加到盡」,而中電在燃料費下調的情況下仍要加價,實在不能接受。工業(第二)界議員林大輝則形容港燈今次「大發慈悲」,但斥中電加價「乞人憎」,未有顧及社會各階層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