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自2011年以來,民營經濟發達的溫州接連發生民間借貸風波和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等事件。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白林淼 溫州報道)溫州銀監部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溫州銀行業不良率貸款額為311.3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達4.31%,創下28個月以來新高。為此,溫州近日專門就此召開金融風險化解工作會議,其間推出了系列幫扶和化解企業金融風險的舉措與措施,以遏制新一輪局部金融風波的發生。
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民營經濟發達的溫州接連發生民間借貸風波和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等事件,該市的銀行業貸款不良率從2011年6月的0.37%一路攀升,接連創下新高,今年3月突破4%的高點後雖有所下降,但近幾月又開始反彈。溫州銀監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溫州不良貸款額為311.3億元,不良貸款率達4.31%。其中,招商銀行溫州分行、建設銀行溫州分行不良率均超過10%,分別達到10.33%和10.01%。
料不良率年底升至4.5%
據了解,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在會上透露,今年1月-10月,溫州全市銀行業新增信貸134億元,遠遠少於去年同期的554億元,若把現已累計處置、轉讓的資金返加回來也只有34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還是少增了295億元。
同時,在諸多因素影響和作用下,當前溫州企業金融風險仍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陳一新在稍早前一會議上還指,溫州現有總貸款規模7,000多億元,而不良貸款和需要關注的資金就達600多億元。預計到今年底,溫州銀行業不良率還將升至4.5%。
據溫州市經信委主任林亦俊透露,2011年下半年以來,溫州市出現各類出險企業534家,涉及銀行貸款餘額270億元,對外擔保226億元。今年1月-11月,新增風險企業159家,涉及金額97億元。
政府幫扶遏新金融風波
據了解,隨着年關臨近,銀行收款、民間收債高峰期的即將到來,企業新一輪的資金鏈告急或將再度出現。此事引起了溫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6月開始,該市一方面推出了幹部「駐企服務員制」,全市數萬名機關幹部進駐10萬多家企業當起「服務員」,以解決政府服務企業問題;另一方面,則相繼推出和出台了「處置化解風險企業擔保鏈問題」、「國有擔保機構為民企擔保」、「企業轉貸展期應急處置」及「出險解套類企業重點幫扶方案」等系列舉措。
經過政、銀、企多方聯手、廣大企業自救互助,溫州企業資金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該市已通過司法重整幫助18家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幫助1,405家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其中解封196家企業,246個賬戶;協調法院和仲裁部門某銀行對227家企業的各類司法請求;各級處置辦共組織擔保鏈化解5,780場次,落實企業貸款568億元;加快推進重點風險企業整合重組,莊吉集團已完成重組,月兔集團、海鶴集團、信泰集團重組工作進展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