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邵逸夫爵士逝世,享年一百零七歲,數字本身便已說明甚麼是傳奇。
超過一百歲的人,意味他實實在在地橫跨了一個世紀,李維史陀是名符其實的「世紀思想家」,邵逸夫是名符其實的「世紀電影大亨」。
電影歷史也不過一百年有多,邵逸夫整個人便等於電影。根據詹明信分析,電影代表現代主義,電視代表後現代主義,他晚年轉而投入電視運作,說明他的眼光絕對跟得上時代。對他來說,電視不是作為電影的餘緒,而是作為電影的進一步發展。
通常重要人物的離世,都會有諸如「一個時代的結束」之類的悼詞出現,邵逸夫代表的,是本地的電影明星制度、片廠制度,總之不乏以他為切入點的研究對象。其中比較少人關注的,可能是香港電影市場結構的變遷。
電影研究一般分為電影史、電影理論和電影評論。其中電影史較側重台前幕後的製作人、他們的作品和作品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特別圈出電影市場來專門處理,是近年興起工業評論後的流行走勢。
以票房成敗論英雄,很對內地影評口味,也為一些輕視理論和藝術取向的電影觀眾採用。對他們來說,圍繞邵逸夫搞一個港片市場史,是不錯的點子。
邵逸夫代表了香港主權移交前,以東南片和台灣市場為主的香港電影製作定位。在百分之九十講粵語的地方,製作全國語作品,當年沒有本土運動,沒有人說他政治不正確。
今天有電影研究人說,合拍片出現之後,港片再不是拍給香港人看的了,彷彿很悲哀,但其實合拍片一早便有(不過不是以CEPA形式出現),港產片也一早便有不少是不拍給香港人看的。
又或者複雜一點說,香港人從來就有不少層次、種類,要說清楚問題,我們最好先註明針對哪一種香港人。
所以,說邵逸夫等於電影沒有錯,但更貼切地說,他等於(電影)市場則更中肯。■文: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