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華社連發6文炮轟新股發行改革漏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坤領 北京報道)A股IPO在沉寂一年多後重啟,然而備受期待的改革後的新股發行機制卻出現漏洞,並引發市場波動。對此,官方媒體新華社罕見的連發六文拷問新股發行機制,直陳新股發行高市盈率、老股套現、緊急暫緩、緊急措施等亂象,並將新股比作眾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
新華社指出,一系列亂象乍看起來問題出在高價發行。從已經公告定價的幾家公司來看,30多倍到60多倍的市盈率超出很多市場機構的預期。高市盈率引發了高比例老股套現、暫緩發行、證監會緊急公告等連鎖反應,讓監管層和市場參與各方都陷入混亂和茫然。令人疑問「新股發行為何狀況頻出」?
新股成眾人都想咬「唐僧肉」
文章指,此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案在頂層設計上就有值得商榷之處。目前A股市場散戶佔主導的投資者結構沒有變,即使基金公司也是大散戶心態,這決定了整個市場投機氛圍濃重,市場對新股無理性的追捧。而證券公司的收入結構仍是承銷費佔大頭,使得券商很難在買賣方兩類客戶間實現平衡,價格博弈難以形成,使得新股高定價成為必然。
新規「打補丁」難防監管漏洞
此外,A股新股暫停一年多後發行,成為發行人、承銷商和投資者眼中的「唐僧肉」。儘管利益各方通過高價發行、老股減持和網下配售的「哄搶」行為遭中國證監會緊急出台監管措施規管,希望給IPO打上「補丁」補救。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IPO新規「打補丁」難防監管漏洞』,業界指監管層還需要根據新股發行上市的全流程,對政策進行完善。
此次新股發行一開閘就遭遇諸多亂象,奧賽康72.99元人民幣(下同)的發行價、67倍的市盈率,遠高於市場上同類股份的平均市盈率,引發了市場的質疑,高發行價是否合理?奧賽康擬募資淨額約7.9億元,但另有老股轉讓資金31.83億元,市場憂慮巨額老股轉讓是否有借道套現之嫌?這直接導致了該股暫緩發行。匯金股份、東方網力、綠盟科技、恆華科技及慈銘體檢12日緊急公告:據證監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暫緩或推遲發行。至此,本輪IPO重啟後宣佈暫緩發行的公司已有6家。
自主配售權成利益輸送工具
在此輪新股發行改革方案中,券商自主配售權被視為一大亮點。自主配售的初衷是平衡發行人與投資者雙方利益,對新股定價形成約束。但有投資者對此表示憂慮,擔心新規給了券商很大的自主配售空間,結果變成了利益輸送工具,從而造成新的不公。
IPO開閘不到兩周,市場已經被兩則緊急公告攪得無所適從:先是奧賽康凌晨公告暫緩發行,後是證監會公告三舉措加強發行監管,變化節奏讓市場參與各方感到未來不可預期。看似簡單的新股發行在中國股市上被演繹得越來越複雜。過去幾年間,新股發行一直是市場的焦點,幾經改革,卻依舊問題重重。究其原因,當市場化與中國特色相結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立場,讓新股發行一次次變成改革的試驗田。
人們不禁問:新股發行的補丁要打到何時?A股市場小投資者眾多,市場也經不起折騰,在涉及眾多普通投資者利益的股市,一個微小的漏洞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損失。
發行機制「越改越亂」受質疑
文章說,每次IPO重啟都被市場所質疑,新股發行機制緣何「越改越亂」?是改革不徹底、監管層不作為,還是利益群體總是罔顧「三公」原則鑽制度漏洞的空子?資本市場紛繁複雜,各方利益糾結,觀點碰撞劇烈,尤其需要監管層保持定力,不為迎合任一方的利益而作出有失偏頗的決策,也不能為解決意料之外的問題而總是採取臨時舉措。否則很可能讓改革設計的美好初衷打了水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