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解讀特首樓市針對性措施


放大圖片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樓市政策方面,沒有「加辣」,亦沒有「減辣」,本欄作者解讀為樓市在現狀態下,特區政府無須變更短期措施。圖為香港的高樓大廈。 資料圖片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扶貧、安老、青年教育、房屋政策以致支援弱勢社群等方面均有兼顧,惠及老、中、青不同年齡層面,並就各項措施大手筆增加額外經常開支達200億,應該贏得社會支持的掌聲。

樓市政策方面,沒有「加辣」,亦沒有「減辣」,筆者解讀為樓市在現狀態下,港府無須變更短期措施。 在土地、房屋和運輸範疇,特首今次推出了多項創新而有針對性的措施,值得跟大家談談。

(一) 強調增加土地供應及土地儲備的重要性:短中期方面,持續作土地用途檢討和善用已開發的土地。長遠來講,大規模開拓新土地,包括新界和大嶼山、維港外填海、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目的是建立可持續的土地儲備。

(二) 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服務:面對人口增加對交通的需求,為紓緩道路擠塞,確立以鐵路為骨幹,輔以巴士、小巴、的士等其他交通工具等組成的交通網絡。到2020年,所有五個新的鐵路系統完成後,交通網絡將覆蓋全港七成人口居住的地區。

(三) 確立未來十年以47萬個單位為建屋目標:正式把長策會的建議確立成政策,包括十年建房以47萬個單位為目標及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0:40。

(四) 增加資助房屋供應:近年本地人士負擔能力跟不上私樓升幅,加推資助房屋有助滿足首置人士的需求,新政策訂出新居屋供應目標,2016/17 年後,增加到8,000個。

增可建樓面面積利市區重建

(五) 適度上調各「發展密度分區」的最高住用地積比率:這是較快速增加住宅供應的方法之一,無須收地及開發土地等過程。市區重劃令個別地皮增加可建樓面面積,或會刺激市區重建較快速進行。

(六) 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確定以仲裁方式,去解決過往申請人與政府間因未能就地價金額達成協議的「死結」。料私人發展及港鐵住宅項目均因此能夠較準確掌握發展完成期。

(七) 發展「地下空間」:研究銅鑼灣、跑馬地、金鐘/灣仔、尖沙咀西等四地的地下空間發展潛力,日後這些地區的旅客人流及零售租金均有機會獲得紓緩。

(八) 局部撤銷薄扶林區發展行政限制:釋放6幅政府土地發展公營房屋(包括重建華富h) ,令港島區公屋供應提升,未悉該區私人發展會否受惠。

發展「橋頭經濟」創造商機

(九) 發展「橋頭經濟」及開發大嶼山:研究港珠澳大橋港方口岸人工島的上蓋空間,以發展「橋頭經濟」,創造商機及就業機會。筆者早已指出,大橋彼岸的珠海及澳門早已為此大興土木,發展得如火如荼,港方宜急起直追,在機場島及大嶼山設立旅遊,商務,酒店及其他配套設施,從而避免流失經濟收益,亦為本土經濟帶來商機及就業崗位。

(十) 加強與珠江三角洲合作: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加強合作,支持廣東省成立「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為政策,有利於與珠江三角洲流域的各市及地區產生協同效應,達致互惠多贏。■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Magnum傳超購3500倍 港股史上最誇 中籤率不到1% (圖)
港股史上五大「超購王」 (圖)
永隆:銀行企貸增長不會遜去年 (圖)
匯豐料內企對外投資續速增 (圖)
23000企不穩 港股下跌風險增 (圖)
BIS:人幣REER去年升7.9%冠全球
合營引新投資者 Tom袋15億
馬雪征:內企走出去 港角色重要 (圖)
8分猴年版票周六拍賣 (圖)
國壽富蘭克林擬再申RQFII (圖)
國泰去年載客量升3.3%
永明金融推強積金成分基金 (圖)
百富環球獲意銀行銀聯認證
平保壹錢包內測版上線
新百貨整餅吸客迎新春
紐威今掛牌 上證所盯緊 (圖)
A股先升後回 創板倒跌
德勤:內房企「走出去」加快 (圖)
大亞灣核電累發電逾4800億度 (圖)
諾華傢具今在美納市上市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