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浩文。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據萊坊一份內地零售市場報告顯示,去年內地11個一二線城市共有68個購物中心開業,較2012年52個多,未來二線城市興建大型購物中心更未見減退跡象,已見供應過剩跡象。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指,內地整體零售增長放緩,去年網購零售額按年升37%,打擊內地二三線城市的中低檔百貨及商場,且二線城市拿地容易,多建面積逾10萬平方米商場,去年空置率近11%,較一線城市的8.1%為高。
網購未撼動中高檔市場
林浩文指,內地購物中心供應過剩,特別是瀋陽等城市,加上網購熱潮,現時內地網購人數達2.2億人,去年佔中國整體零售總額達7.4%,仍保持增加趨勢,均影響內地次檔商場百貨,但他預期,網購平均消費仍維持在100至200元水平,未對中高檔購物中心構成影響。
近年,本港及外資發展商紛紛強攻內地零售市場,林浩文認為,主要因亞洲,特別中國相對歐美及本港等地區,仍屬增長火車頭,而且內地樓市調控影響,商場續成發展內地策略。而港商把新消費模式引入內地,加上旗下商場品牌產生協同效應,形成有力支持。
商場轉型更重娛樂餐飲
面對內地零售增長放緩,不少國際零售商擴張步伐亦受影響,65%奢侈品零售商未達當初開店目標,相反中檔快速時尚品牌卻超額完成,林浩文認為,主要因內地新政府實行反貪腐政策,內地豪客奢侈品消費力又轉向本港及倫敦等地區影響,令奢侈品銷售增長減慢。惟部分國際快速時尚品牌新品上架快,續受歡迎。
林氏又指,內地新建商場亦陸續轉型,更着重娛樂及餐飲元素,以應對電子商務挑戰。現時不少商場餐飲份額已增至30至35%。但他指,由於娛樂及餐飲租金較低,或影響購物中心收益。他預期今年一線城市的租金升幅仍有10%增長空間,二線城市則僅3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