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業光(右)表示,現時微創關節鏡手術已非常成熟,較傳統手術更快康復。王維寶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運動創傷是肩關節脫臼的最常見原因,很多人自行托臼後便不作理會,但卻有可能令病情惡化,令關節提早老化。聖保祿醫院骨科專科醫生劉業光表示,在第一次肩關節脫臼後,患者復發率很高,若沒有接受手術根治肩關節不穩定的問題,愈容易再次脫臼,甚至導致習慣性脫臼。劉業光指,現時微創關節鏡手術已非常成熟,較傳統手術更快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更快回復活動能力。
一些熱衷運動的年輕人都可能試過在球場上被撞傷肩膀,甚至不慎肩關節脫臼,這些傷患原來不可小覷。骨科專科醫生劉業光表示,向前脫臼佔所有肩關節脫臼的98%,發生率為每10,000人有19.7人。當中有97%個案導致肩關節撕裂,74%導致肱骨頭骨折。劉業光呼籲,如果出現脫臼的情況,患者應該即時求診,切勿自行托臼,「醫生會於托臼前安排照X光,以檢查有否骨折,如在骨折的情況下托臼,可導致骨折移位,令情況更嚴重」。
他表示,托臼後肱骨頭雖然已經復位,但脫臼對關節唇和韌帶造成的損傷無法立刻復原,必須固定休息最少2周至3周才能康復,如受損的關節過早活動,會令關節鬆弛,變成習慣性脫臼,正常活動關節時範圍稍為過大即反復發作。
內視鏡減破壞正常組織
他又指,如在成功托臼復位後,仍然感到肩關節不穩定,必須再次求診,醫生會進行X光、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影像診斷,判斷有否手術需要。近日脫臼手術已由傳統開放式手術,演變至微創關節鏡手術,關節鏡微創手術是利用直徑約0.3厘米的內視鏡,直接觀察關節內部構造,以進行修補,減少破壞患者的正常組織,縮短住院時間,更快回復活動能力,撕裂的復發率低至3.4%,比開放式手術低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