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敬
美股上周五大跌逾2%,道指瀉318點,單看指數,已然股災,不過美股在上兩個多月暴升近千點,故今次道指大跌逾2%,仍屬回吐為主,並非大型斬倉所致。道指跌穿16,000關,退收15,879;標指跌穿1,800關,收報1,790,急跌達38點。今天亞太區股市重開,追隨下跌已難避免,但相信東亞區股市擴跌力較強。港股上周四、五已領先大跌,論跌幅更甚於美股,故今早港股過度大跌,若退近22,200水平,反而是博反彈機會。事實上,國基會已提出警告,美縮減買債已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新風險。國基會的忠告,對今周聯儲局縮減買債規模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對已暴跌的環球股市,期望發揮正面影響。
上周美股大跌,資金轉向債券避險,令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704%的兩個月低位,隨後回升至2.728%。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累計跌9個基點,連續第四周下跌。美股下跌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匯價下挫,美國國債成為資金避難所。
國基會:美縮買債成經濟新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警告,美國縮減買債以及通縮風險,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新風險。她出席在達沃斯年會時認為,美國如何縮減買債規模,縮減速度以及可能對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產生的影響,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另外,通脹率遠遠低於目標的國家,可能會突然遭受通縮衝擊。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同一場合表示,央行預計歐元區通脹率將在兩年內保持目前較低的水準,並意識到低通脹率維持的時間越長,通縮的風險就越大。他再次強調說,歐洲央行願意而且準備採取行動。
美聯儲局上月已定出由今月起每月縮減買債100億美元,即2月買債由1月的750億美元,應減至650億元。這次環球股市大跌,傳與加大規模有關,引發大型退市恐懼。拉加德的警告有望對聯儲局縮減規模有所抑制。
和黃百元低吸良機
港股上周大跌683點或2.95%,主要在周四、五已急跌。恒指上周收報22,450,夜期已跌至22,190。今早大市估計大幅低開至22,200/22,100水平,大批重磅績優股已跌至極吸引水平,除了對沖基金的相關衍生工貝趁勢沽空混水摸魚外,實力投資者已不宜賤售,例如有分拆屈臣氏業務的和黃(0013),跌至100元水平,不失為一次低吸良機。至於內銀四大行,低PE高息率進一步提升,更是中線收集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