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昨日向政府提交諮詢報告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說,社會普遍認同長策會提出的政策總方針,以供應為主導,包括新增單位供應以公營房屋佔多,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47萬個單位供應,維持新增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4,是合理平衡。據消息指,政府希望盡快完成參考諮詢報告書,並於今年內提出未來10年的長遠房屋策略。
張炳良表示,長策會的諮詢報告書維持新增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4,是要回應社會大眾的一個清晰訴求,即在目前供不應求、樓價及租金水平與市民負擔能力脫節的情況下,政府要牽頭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來扭轉供求失衡的累積劣勢,但同時要維持私人物業市場的穩健發展,因此不能一面倒壓低私營房屋供應。
平衡建屋環保 非「盲搶地」
他強調,長策會認為土地及房屋的發展,與維持環境生態之間,不應「零和」式對立,應尋求合理平衡。在諮詢期間,地區人士也有表達同樣的呼聲,房屋建設不應抽離於社區建設,因此,必須做好規劃和交通及社區設施的配套。若要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就不能不力求釋放和善用土地資源,社會不應把這些努力動輒譏為「盲搶地」。
長策會的諮詢報告書同時歸納出六大共識,包括在解決房屋供應不足的過程中,應優先照顧居住環境欠佳住戶的需要;增建居屋單位,以回應年輕人和首次置業者的需求;公屋輪候冊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應維持在3年左右;採取更多措施去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得以善用;更好地借助私營機構的力量,參與發展資助房屋;以及政府應該同時致力精簡房屋發展流程和加強建造業人力資源,以回應社會的迫切房屋需要。
長策會於去年9月至12月就今次的諮詢報告書,進行了3個月公眾諮詢。期間長策會的成員和運輸及房屋局團隊共出席了50次不同的會議和論壇、6場公眾諮詢會,並收到800份書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