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利福國際財務總監潘褔全、首席執行官及董事總經理劉鑾鴻。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經營崇光百貨品牌的利福國際(1212)昨公布,去年純利按年升19%至24.48億元。每股基本盈利1.48元,派末期息32.7仙,按年升20.3%。期內營業額升7.8%至59.6億元。對於有聲音要為自由行設上限,利福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總經理劉鑾鴻認為限制機會低;又指雖有數據顯示自由行旅客數目增長及消費金額放緩,但百貨業較一般零售業影響輕微,因百貨業的產品層面廣。
對於崇光尖沙咀店結束營業,劉鑾鴻坦承,生意一定有損失,期望新工程可於今年11月感謝周前完成。2月至11月關閉損失或需數年追回,新店資本開支預計約8,000萬元至9,000萬元,但強調新店產品組合將與舊店不同,將引入更多年輕品牌,將客人年齡層降5歲至30歲至40歲。
港兩崇光店生意升6.5%
劉氏又透露,今年1及2月份本港同店銷售錄低單位數增長,未達內部指標,未來會透過品牌組合調整及推廣提升,期望今年可錄得進取的高單位數增長。銅鑼灣分店亦陸續有翻新工程,不排除工程長達數年,會將影響減至最低。
本港兩間崇光分店續維持增長,銅鑼灣及尖沙咀店總銷售收入按年升6.5%,當中銅鑼灣店同店銷售增長按年跌0.7個百分點至6.7%,總銷售收益增6.7%至91.15億元。總客流量及總交易數雖稍跌,但平均每宗交易額增8.1%。尖沙咀店同店銷售增長則跌7.2個百分點至5.1%。本港業務佔集團總收入的73.5%,當中去年11月份的感謝周活動錄7.97億元,按年升12.1%。
滬久光同店銷售倒退0.3%
內地方面,上海久光店同店銷售按年倒退0.3%,總銷售收入在扣除稅項後持平,為19.43億元(人民幣,下同);蘇州久光店首次收支平衡,同店銷售更增17%至7.83億元;瀋陽新久光店現已營業。對於內地反貪腐政策,劉氏認為雖對業績有影響,但屬全行問題,公司表現已較同業為佳。
今年適逢利福上市十周年,但劉氏表示未考慮派特別息,認為長年維持40%派息水平已屬不錯,且需考慮到集團長遠發展及市場競爭激烈,留充足現金發現,為股東爭取更佳回報。
利福地產賺5865萬跌37.7%
利福地產(2183)昨公布,去年全年純利為5,865.7萬元(港元,下同),跌37.7%,不派息。期內錄得一筆來自出售利華佳(天津)的已變現收益約5,690萬元。今年投資物業收益未變現公平值收益為650萬元,2012年度為1.829億元。營業額跌78.4%至449萬元,乃因公司其他投資物業於年內為空置物業,公司於去年4月出售利華佳(天津)後就停止收取任何租金收入。現時怡富土地為公司唯一開發項目,公司準備隨時出售其物業組合中的其他投資物業,並於未來數年將大部分財務資源用以開發怡富土地,有關項目暫定於2015年底前展開預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