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觀勇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通識科老師、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幹事
第二屆通識教育科文憑試的成績已公布,筆者嘗試從成績預測及通識科與中文科的關係來作簡單分析。
不少學校都會為應屆中六生進行「模擬放榜」,預測學生的成績,從而提高他們的危機意識、反思學習目標及盡早預備升學的挑戰。除讓科任老師評估學生成績外,還可用Excel統計的方法,利用歷屆文憑試成績及校內考試成績,計算其標準分,再估算通常在校內達到甚麼成績或排名,便能在文憑試拿到甚麼相應等級。當然,其中會有某些假定因素,如不同屆別學生的能力差異等。
優異生比率升 補底工作更難
另一個方法便是運用SPSS中的Regression,嘗試找出有何預測因素(Significant Predictors)來決定文憑試分數。筆者嘗試將中英數通練習卷成績,以及校內最後一次模擬試成績,來預測通識文憑試成績,發現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是,中文科文憑試成績及校內模擬試成績。
同工可因應不同學校的數據,自行制訂公式預測同學成績,同時也可用來檢視所屬學校的模擬試成績是否與公開試成績相琣X,會否出現「校內試成績未能反映公開試成績」的情況出現?或者相比於練習卷,校內模擬試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公開試成績?
此外,資深通識科老師賴得鐘表示,對比兩屆文憑考試成績統計,通識科呈兩極化現象:一方面,及格率由去年的90.8%下跌至88.3%;另一方面,取得第5、5*、5**級別的優異生,其百分比卻分別上升0.4%、0.2%及0.1%。
儘管相比中英數3個主科,通識科毫無疑問仍是「合格易、高分難」的科目,但對比第一屆,能力較遜的學生越來越喪失競爭力,補底工作更見困難。
中文不合格 通識被連累
從文憑試的數據角度分析,筆者認為這與中文科能力有莫大的關係,其實大部分通識科老師也知道這點,甚至同工亦不難發現,通識科不合格的考生,其中文科成績也都是不合格。
到底通識成績有多大程度上是由中文科能力所決定?是否如某些同學所言:「通識科到最後都是靠中文作文能力,反正我讀好中文,懂得如何表達吹水,便可考好通識。」下期再作探討。
(逢星期一見報)
■預告:「預測公開試成績二之二」將於下周一(3月10日)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