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公務員專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焦點訪談:營運基金不檢討 郵局窮爆堪憂


放大圖片

只要有人5時前到郵局寄大量信件,亦必須處理,加班常見。黃偉邦 攝

張偉權:無政府補貼 非指定承辦商 加費望「止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傳聞中的派信工作無疑是「苦差」,但實際苦況恐怕用「苦差」兩字亦未必能貼切形容。香港郵政自1995年開始推行營運基金後,雖曾因集郵熱潮經歷年賺逾10億元的輝煌日子,但因為集郵熱潮減退、成本不斷上漲,近年轉盈為虧,加郵費只望能「止血」。工聯會香港郵務職工會理事長張偉權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香港郵政作為政府部門,卻未能享有政府補貼,又不能成為政府指定郵務承辦商,且營運基金18年未曾檢討,看不到前景。

張偉權表示,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上任後,把公務員人數由22萬大減至16萬,並聘請大量合約員工代替公務員。他指出,現時香港郵政約有5,200名公務員,合約員工卻接近2,100人,派信工作主要由公務員負責,大部分合約員工屬內勤工作。

人口增 工作重

他續說,10年前,香港郵政公務員人數相若,合約員工人數較目前少,但服務全港人口卻由600萬增至700萬,工作量繁重,「信件分1級及2級,2級信件到郵局後,可以放3天,但1級信件每天4點前寄出,必須翌日送到。如有推廣信件,一日來30萬封1級信件,一定要加班才成」。

他舉例說,運輸署處理申請牌照會有截龍時間,但只要有人5時前到郵局寄大量信件,亦必須處理,「可能加班至晚上八九時」。同時,部分信件因體積太大封,未能屈曲放入信箱,便要登門派發,增添工作量。

政府於1995年推行營運基金後,香港郵政及機電工程署均改以自負盈虧方式經營。張偉權指出,這是仿傚英國模式,希望部門自給自足,減低成本,「但英國會5年檢討一次制度,我們卻18年來未曾檢討」。

張偉權又透露,1997年曾熱炒英女王肖像郵票,香港郵政年賺逾10億元,但後來因為出現長者排隊買郵票暴斃事件,遂改為訂購,集郵變得再無升值潛力。

「寄一封蝕一封」

他指出,本地平郵每封成本價1.59元,過去10年只收1.4元郵費,正是「寄一封蝕一封」。舖租、空郵燃油附加費連年上升,即使月前開始加郵費,仍難擋不斷上漲的開支成本。他坦言,香港郵政作為政府部門,但房署、領匯都收取市值租金,連政府合署車位也要收取市值租金。「最可笑的是,連部門寄信也可使用速遞公司,而不一定要用香港郵政......難道要年年加郵費?」

歷屆署長挽狂瀾

張偉權坦言,歷屆郵政署署長在開源節流方面想盡辦法─蔣任宏緊縮開支;譚榮邦為服務止血,包括關閉每月開支近70萬元、位於長江中心的郵局;張雲正增加iPad及iPhone服務;現任署長丁葉燕薇加郵費。但無論香港郵政繼續以營運基金方式經營,或重返政府財政管轄部門,也看不到前景。「工作量無限增加,市民對公務員期望亦較以前高,服務必須繼續做,若維持現在的人手編制及模式,但令服務倒退,市民可接受嗎?」

相關新聞
焦點訪談:營運基金不檢討 郵局窮爆堪憂 (2014-03-03) (圖)
公僕通識:炒風一過 轉盈為虧 (2014-03-03) (圖)
喜有此職:郵差談驅狗:藤條勝噴霧 (2014-03-03)
部門解碼:居民大使盡心管理大廈獲獎 (2014-03-03) (圖)
公告欄:嘉獎台.房委嘉許屋h承辦商經理 (2014-03-03) (圖)
「搶包山」 周三截止報名 (2014-03-03)
焦點訪談:商品例「限奶令」海關執法忙不停 (2014-02-24) (圖)
公僕心聲:紓紀律部隊「上樓」難 2020年增2,200宿位 (2014-02-24) (圖)
部門解碼:入境處吸140新血 獲選者需受訓 (2014-02-24) (圖)
公告欄:運署特別安排 免財案前趕續牌 (2014-02-24)
公告欄:中小企「營商友導」接受申請 (2014-02-24)
公告欄:粵港潮劇團 4月演數戲寶 (2014-02-24)
焦點訪談:公僕長俸不再 增公積金養廉 (2014-02-17) (圖)
未雨綢繆:倡事務局辦工作坊教理財 (2014-02-17)
公僕通識:強積金供款超上限 撥入公積金戶口 (2014-02-17)
部門解碼:「巨龍傳奇」觀眾破50萬創紀錄 (2014-02-17) (圖)
公告欄:在囚者演戲劇 300學生欣賞 (2014-02-17) (圖)
街道圖航空相集回顧今昔 (2014-02-17) (圖)
周五教電腦職安 下周一講座護下肢 (2014-02-17)
焦點訪談:公僕團體憂升官難 (2014-02-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公務員專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