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文鈴、文森)《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提及制訂個人遊每日配額的建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回應時指,現階段不會設立配額,而會從增加景點、旅客分流及改善配套設施等方面着手,亦會與中央商討如何增加旅客容量,強調「不會關門不做生意」,會讓旅遊業可健康、持續地發展。蘇錦樑又回應前日沙田的「拖篋行動」,指任何意見都應以理性方式表達,不應影響在港旅客的活動。
港提升承載力增景點分流
蘇錦樑昨日出席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後,被傳媒問及《人民日報》海外版提出限制個人遊旅客配額的看法。他表示,現階段不會設立個人遊配額,亦不會「關門不做生意」或限制旅客到來,但會視乎本港發展的需要及對巿民的影響程度,進一步讓旅遊業可健康、持續地發展。
他續指,政府會在各方面增升本港的承載力,包括增加景點、旅客分流、交通配套設施,期望能夠讓旅客有更豐富的旅遊體驗。政府未來會與中央政府繼續聯繫,在不會過分影響港人生活的情況之下增加容量,希望能夠平衡經濟方面的發展,而不會影響港人生活。
另外,對於有網民於前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發起「拖篋行動」,以表達對大量個人遊內地旅客訪港的不滿。蘇錦樑回應指,任何意見應以理性方式表達,有許多理性渠道可以反映,不應影響在港旅客的活動。
周一嶽:網民做法應檢討
平機會主席周一嶽昨出席活動後亦指,只要網民保持秩序,不影響本地人及內地遊客就無問題,但認為網民應檢討做法。他強調,最重要的是不能將自己的自由超越他人自由,「有些底線不應超越」。他重申,現時法律只針對跨種族歧視,不包括種族內的歧視,故平機會將研究種族內歧視狀況。
麥瑞琼籲莫遷怒內地客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則表示,香港是一個自由的城市,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不應醜化和矮化其他人。她又指,當年實施個人遊時,沒有人提出反對,香港人應反省本港的接待能力不足,而非遷怒於內地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