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文龍醫生(右)指出,晚期大腸癌康復者黃女士(左)由於接受治療後對藥物反應良好,所以由第2組變為第1組,以接受更積極治療。
「所有治療都是值得,一想到能見證兒子成家立室,又可與孫兒作樂,就算是辛苦也忘記了。」40多歲的黃女士去年證實患上晚期大腸癌,過往她可能只接受以舒緩為目標的治療,但在新分類下,她尋求更積極而進取的治療,辛苦程度不但比想像中小,更有助推遲復發時間,讓她有機會達成為人母親見證家庭延續下一代的心願。
眼前的黃女士精神飽滿,表面看來彷彿與癌症患者扯不上一絲關係。事實上,她於去年初大便出血及出現持續性下腹痛,檢查後發現直腸有腫瘤,雖然進行手術切除,但透過正電子掃描(PET CT),確定淋巴同受腫瘤細胞侵犯及腹膜擴散。
在新的四大分類下,由於黃女士年輕,身體狀況又良好,她的腫瘤亦已擴散至盆腔內的腹膜,屬於第2組較難根治的組別。故她先以舒緩病徵為目標,接受醫生處方化療及標靶藥物共8次療程,來縮小擴散腫瘤,及盡快舒緩下腹不適。
結果,她的癌指數CEA由32跌至2,比正常人士低於5的還要理想,而PET CT也發現不了腫瘤的蹤影。於是,她嘗試更進取的治療,再接受第二次手術,把殘餘的但小至PET CT查察不出的腫瘤切除,並於手術後再接受6次化療及標靶藥物療程。
為了進一步鞏固現有的治療得益和增長腹膜內擴散瘤的控制時段,黃女士正進行盆腔電療,把一些化療殺不死的腫瘤消除,其後她還會口服化療作維持性治療。
整個治療過程中,醫生了解黃女士對藥物的耐受性良好,體重亦一直保持於40公斤左右,所以即使醫生為她訂立一個進取的治療方案,黃女士仍可正常生活:「我每日都會散步,又與親人喝茶、打麻將,更重要是我能見證兒子人生的兩個重要時刻,每次見到孫兒,就開心到不得了。」
|